前言:
對于PC電源,大家對于它的注重程度相較于之前應(yīng)該是有所提升的。為什么提這個?主要是因為當時和大家一樣,對于電源完全都沒有一個概念,覺得能用就行,是節(jié)約裝機預算第一個動刀的硬件,不會去考慮什么轉(zhuǎn)換率、什么架構(gòu)、什么用料、什么質(zhì)保之類的問題。所以當初我進入E3神教時,就直接138+10元運費入手二手安鈦克VP450P電源 一個,不過萬幸這個電源還挺給力的,一直沒有出現(xiàn)問題,到我賣掉它升級的那一刻它還是好的,也因為這個原因后面我入手電源時第一個考慮的也會是該品牌,隨意對電腦知識的積累,硬件越換功耗越高,但基本都保持在550~850瓦間選擇,真正上到1000瓦及以上的配置真的很少,但從趨勢看,個人覺得能大就盡量大,大能小用,升級還無憂,當然這個前提是預算充足的情況。
近期安鈦克的HCG 系列迎來了一個1000W 金牌本模組新成員,說這個電源前先說下HCG系列電源在安鈦克的電源產(chǎn)品線當中的定位,主要是針對中高端硬件,它上面還有一個更高端的HCP系列,而大家接觸最多賣的最好的應(yīng)該是HCG和NE系列,HCG系列相較于NE系列用料更為扎實,全日系電容+十年質(zhì)保、以及長久以來時間對它的驗證以及用戶留下的好口啤是它最大的賣點。
入這個1000W有點順勢而為之的意思,一直都想沖3090或是80TI系顯卡,最后存的錢買了GODLIKE主板,隨著NV網(wǎng)吧光復計劃,現(xiàn)在顯卡好像又開始下來了,觀望觀望,升級電源,不行就等40系,遲早要升級的。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章 。常言說的好,好奇害死貓,確實好奇安鈦克HCG 1000W全模組金牌電源與主流的750~850內(nèi)部有啥不同?
安鈦克每一個系列包裝風格都非常明顯的不同,NE系列黑搭綠、HCG系列黑搭黃,HCG1000W金牌全模組電源也不例外,彩盒延續(xù)了HCG系列一直以來的風格。HCG字樣占據(jù)了整個正面,不需要過多描述也能感受它的高端氣息。其它的LOGO、底部的賣點、功率 這些信息同樣一個不少,唯一不同的是LOGO下多了一個安鈦克35周年的紀念標,沒想到安鈦克品牌我和差不多大小。
側(cè)面的規(guī)格,最主要的12V的輸出高達996W,占額定功率的99.6%,除規(guī)格表外,下面是所帶模組線材的接口數(shù)量,8個PCI-E接口,雙8PIN顯卡也可以同時插4塊。
彩盒只是一個白卡盒,還有一個側(cè)開的全黑飛機盒,正面僅印一個ANTEC的LOGO,非常符合HCG系列中最高規(guī)格的格調(diào)。
盒內(nèi)和理線帶、保修卡一起一張“成績單”非常搶眼,35周年開始這個“成績單”在所有在售電源都有帶,品牌自豪感來自消費者肯定 。
不得不說,1000W的電源確實重,未揭開面紗前電源和模組線都是是由兩個全黑印有ANTEC字樣的無紡布袋裝著的,儀式感滿滿。
安鈦克HCG 1000W全模組金牌電源整體黑色,上手第一感就讓人覺得它很扎實,因為確實重,長度比較長一些,目測也不是同系列850W以下的140MM短機身了,與普通電源明顯不同的是HCG 1000W明顯有2MM厚的金屬板材包裹著,外觀更為方正厚實。
安鈦克HCG 1000W金牌全模組電源上手非常沉,份量感十足。160*150*86MM,標準的ATX電源尺寸,受限于內(nèi)部堆料的關(guān)系,并沒有使用140短機身的設(shè)計 。一般市售的中塔機箱都不會有問題。它的160MM“長身型“從正面應(yīng)該是最容易看出來的,內(nèi)部一個非常規(guī)的135MM散熱風扇,下面多了長長的一塊,即印HCG字樣的那個平面。
背面的規(guī)格貼紙 就不再介紹了。主要信息在彩盒上都有體現(xiàn) 。
HCG 1000W在做工方面還是用了心的,左右側(cè)面直接把品牌及品名以移印的方式印了上去,相比個別用貼紙的電源更為精致,只是各品牌好像都不注重電源安裝后字體的朝向問題?這是為何?細心的小伙伴應(yīng)該不難發(fā)現(xiàn)右上角的螺絲貼了一個防拆標,不過稍后我將破壞它。
模組接口方面,安鈦克HCG 1000W金牌全模組電源接口是有一些小心思的,這個和原裝模組線有點關(guān)系,所以后面說模組線時再跟大家說。
底部的接口18+10PIN的M/B模組口是24pin的主板供電接口,可支持下一代主板接口使用;頂部三組一體化的PCI-E/CPU供電接口,實際安裝是要拆分開來安裝,就是說說可以接六組模組線,接口帶防呆口,所以不用擔心 插錯,加上中間4組SATA供電接口的左側(cè)的2組8PIN的PCI-E/CPU供電接口,總共有8組;中間是4組SATA/D型 4pin 的供電接口就不多說了,主要是硬盤的風扇這類需要外接供電的配件。
HYBRID MODE按鍵,接觸過海韻的應(yīng)該都不陌生,這個是開啟靜音模式的開關(guān),據(jù)悉好像去到 第三代的智能溫控技術(shù)了,不過老實說,這功能裝完機我基本就把它給忘記了。
模組線,SATA和D型4PIN以及FDD線都是常規(guī)的扁線,沒有啥特別的地方,主板/顯卡/CPU供電線都是蛇網(wǎng)線,有蛇網(wǎng)包裹確實高檔一些,12V輸出線末端還配置日系固態(tài)電容以保證輸出,但就是線比較硬,有預算的直接折騰定制線就更完美了,只是要決策是否要拋棄線末端的電容。
PCI-E模組線總共有6根,有5根都是一帶一的8PIN接口,只有一根是可以一分2的8PIN,挺喜歡這樣細分的,為什么?自己裝過機的應(yīng)該都懂,直接一根線干凈利落,一分2的主要是對雙8PIN接口顯卡的。
接下來到了關(guān)鍵時刻——開拆,開拆前小伙伴們需 要清楚。拆了10年質(zhì)保就沒了。
動刀當然是從貼了防拆標的那顆螺絲開始。
這個電源的外殼“盔甲”防護非常好,約2MM厚的板材非常扎實,前后8顆左右8顆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螺絲固定。
頂部135MM FDB液態(tài)軸承風扇的拆卸需要松開四角的外殼螺絲才能一起拆一下來,整體外殼防護還是非常到位的。風扇使用的是鴻化的HA13525H12F-Z,直徑13.5CM,2.5CM厚,11片扇葉,最高轉(zhuǎn)速可以2300RPM,細搜了下,這個型的風扇還不止一款電源在使用,基本都還是比較高端的電源,看來是一款散熱和靜音表面不錯的風扇。
拆到這里就沒有再開始往下拆了。本來想連著PCB板一起拆下來看看背面焊點啥的,但松開螺絲后電路板撬不起來,拆開左右兩邊黑色的塑料片能看到好像是用了什么粘性導熱硅脂之類的粘在上面了。新電源我也不想用都沒用就倒下了,所以就沒繼續(xù)拆下去。
電源內(nèi)部是非常干凈整齊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12V同步整流+5V/3.3VDC to DC架構(gòu),這種架構(gòu)其實很多電源都有使用,那各家不同之處就在堆料上面了,安鈦克HCG 1000W 有全日系電容的加持,自然在性能和穩(wěn)定性上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就算拆了風扇和側(cè)面的外殼 ,電源還是挺重的,所以拿秤稱了一下,1276.6克,二斤半。
電源的前端基本都是EMI濾波電路 ,安鈦克HCG 1000W也不例外 ,市電接入后直接進入一級EMI電路 ,這塊電路是單獨獨立開的,與三腳接口和電路開關(guān)焊接在一起,這部分要拆開需 要用烙鐵才行,但能隱約看到上面的1個X電容和1對Y電容。
從一級EMI電路出來就是二級EMI電容,這部分電路在一級EMI電路的正下方,比較明顯的標志就是那兩個淺綠色有銅絲纏繞的共模電感,除些之外有跟一級EMI電路相同數(shù)量的X/Y電容 ,也增加了MOV壓敏電阻和NTC熱敏電阻。MOV壓每電阻是一種限壓型保護元件。NTC熱敏電阻是電阻值隨溫度增加而減少的傳感器電阻,兩級EMI電路是電源前端的“門神 ”保障進入電路的電源的穩(wěn)定和安全。
主動式PFC電路(功率因素校正),這一大塊的方形元件就是主動式PFC電感,細心的小伙伴有沒有發(fā)現(xiàn)側(cè)面印的那個S標志,就是來自那個電源大廠的。安鈦克HCG 1000W能達到80PLUS金牌的轉(zhuǎn)換效率也主要源于此。
電源主電容是紅寶石Rubycon 的400V/680μF/105℃, 這個規(guī)格的主電容是不錯的,很多口啤不錯的大功率電源都有使用同規(guī)格的電容,只是品牌不同而已,因為海韻代工的電源日系電容供應(yīng)商比較常見的有日化Nippon Chemi-con、尼吉康Nichicon等,品牌雖不同,但相同瓦數(shù)用的主電容規(guī)格都是一致的。
主電容和主動式PFC電感的側(cè)面是PFC電路的相關(guān)電路元件,主要是型號HF46F的繼電器和三顆貼在散熱器上來自英飛凌的MOS管組成的整流橋,在PFC電感后面應(yīng)該是負責升壓的,所以才需要散熱片輔助散熱。前面大大顆的是NTC熱敏電阻。
安鈦克HCG 1000W的主變壓器,型號VER42BB04,主在是負責12V輸出的,這個型號好像ROG的雷神電源也是用這個型號。
電源的待機變壓器,這就是我們明明關(guān)機了。主板的RGB燈或是鼠標鍵盤燈還亮著的原因,主要也是這電路還在工作,要減掉可以在主板BIOS里設(shè)置。
DC TO DC電路,此電路其實也是單獨的電路加插在主PCB板上,為防止變型后面也用了鋁板加固,在PCB板上我們能看到 一些FPCAP的固態(tài)電容,此電路的作用其實是將12V的電流轉(zhuǎn)換成5V 和3.3V來使用。
DC TO DC電路 后面一整塊的就是模組接口電路 了,也是最后的輸出電路 ,因為整塊電路板我沒有從外殼上分離出來,只能看到背面的焊點和左右兩邊各有2顆 暗紅色來自日化的電解電容,左側(cè)兩顆給擋的比較嚴實,看不到規(guī)格,右側(cè)兩顆規(guī)格是16V 3300μF.
總結(jié):
對于上到1000W的電源,很多小伙伴應(yīng)該都會問。一個電源頂一塊主板了,我一個普通玩家,硬件不高端,有必要嗎?說實話這個確實要看需求了,5~10年堅決不會升級的,完全可以不用考慮。而如果是跟我一樣的等等黨,觀望和想上3070及以上顯卡的,我建議還是換了吧。畢竟早年間350~500W就夠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550~850W剛剛好的時候,30系的要求都600W起了,40系要求一定會更高,跨代升級這種就更不用說了,只會要求越來越高,不會反向發(fā)展的。安鈦克的HCG 1000W 十年質(zhì)保,只換不修,大功率至少保你10年升級無后顧之憂。做為安鈦克的主打旗艦HCG系列在其整個電源產(chǎn)品線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試問沒有一個品牌會搬石頭砸自己腳吧。再說了,懂這個系列電源的都明白,它是由電源大廠海韻代工的,架構(gòu)是非常成熟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用料也有目共睹的全日系電容。在穩(wěn)定性上絕對不用擔心 。而我最終用這個電源搭配什么顯卡,和大家一樣。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