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覺得的智能門鎖這東西還挺雞肋的,畢竟花好三四千塊錢,就為了取代一個小小的鑰匙,實在沒想明白為什么會有人這么愿意當冤大頭。
然后沒多久就啪啪打臉。
去年,給父母家換了智能門鎖,原因嗎,自然是他們提到了,說朋友家有,好像還挺新鮮,然后被我敏銳發(fā)捕獲到信息,必須不能少,安排,我的直覺才不重要。
然后就是,一大波的真香。
因為我每周基本上都去一趟父母家,然后我有不愛帶鑰匙,以前經(jīng)常去的時候,他們只要出門了,我就進不去,只能打電話然后干等著,自從裝了智能門鎖之后,就這一點,直接把我拿下。
然后上半年準備自己家改裝的時候,特意把智能門鎖加入到采購幾乎當中。
品牌選擇,沒什么猶豫,跟我父母家買的同一個牌子VOC。
我購入的型號是VOC T11c,這款有一個功能遠程貓眼,我簡直愛瘋了這個功能。
VOC祖?zhèn)鞯陌b盒,代言人依舊是古天樂,自打知道古天樂希望小學(xué)之后,好感爆棚。
大家可以看一下門鎖的細節(jié)。
安裝時候師傅雖然小折騰一翻,不過還算順利,整個過程不到一個小時。
手機配網(wǎng),錄入指紋,錄入密碼,修改密碼,NFC卡錄入,整個流程也方便,基本上傻瓜式的。
8種解鎖方式,完全滿足了我所有的使用場景。再加上手機App的搭配,使用極其舒服,基本上達到了無感存在。
自從手機上普及指紋解鎖之后,指紋應(yīng)該是被認為最安全最方便的解鎖方式了,尤其放上手指的瞬間,無感解鎖帶來的體驗更是如此。這款VOC T11C基本上達到了秒解鎖,手指放上去,不到1秒時間就可以聽到開鎖聲音,這種解鎖體驗不亞于手機上的解鎖。很爽。
另外提一句,指紋解鎖對老人來說太太太友好了,不需要包里反復(fù)翻鑰匙,或者忘記帶鑰匙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強烈建議用上智能門鎖。
智能門鎖標配的解鎖方式,指紋普及之前,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的解鎖方式都是密碼,還記得幾年前在北京住蛋殼的時候,一直用密碼鎖,確實很方便,不帶鑰匙出門是真的爽。尤其是對我這種經(jīng)常丟三落四的人來說,當時那個時間,密碼鎖確實給我?guī)聿恍〉谋憷?,雖說我一直覺得沒太大必要,但是后知后覺的香啊。
臨時密碼比較適合不在家的情況下使用,比如有朋友親戚來家里,不確定自己當時是否有時間接電話信息,可以提前設(shè)置好臨時密碼,設(shè)置好生效時間段或者次數(shù),當然也不用擔(dān)心安全問題,過了時間或者次數(shù)就直接作廢。
這個功能絕絕子,簡直是這款門鎖的精髓。如果有人來,按門鈴后,手機app就會推送通知,可以直接在手機app端上看到誰敲門,并且還能實時對話,也不用擔(dān)心晚上燈光不夠亮,門鎖還提供補光功能,給你清晰的視野看清楚外面是誰,然后可以直接通過手機遠程開鎖,甭管是在家還是不在家,手機一鍵搞定。
像我這么懶的人,有人敲門,如果是熟悉的親朋好友來,直接手機上查看是誰,再也不會耽誤我在臥室里刷劇玩游戲了。這才是智能家居該有的樣子,對懶人絕對的友好。
另外這個貓眼還有逗留檢測功能,如果有人長時間停留在門口,手機也會受到推送。
唯二的物理開鎖方式,NFC門卡多少感覺有點多余,畢竟指紋或者密碼太方便了。我能攝像到的場景就是,手指脫皮或者受傷,NFC卡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智能門鎖當然得保留最原始的開鎖方式。之前我朋友家裝門鎖的時候,我剛好也在,然后朋友的父親一直再問安裝師傅,智能門鎖是有鑰匙嗎?門鎖沒電了怎么辦?這不還得帶鑰匙嗎!
其實,對于很多年長的人來說,新鮮事物難免會有接受程度的問題,其實智能門鎖完全可以做到不需要鑰匙,但是就因為鑰匙是門鎖最后的那個保障。
雙重保障,可以同時搭配上面兩種開鎖方式,安全性直接翻倍。
屋內(nèi)有兩種開鎖方式。
最方便的可以通過按鍵,但是這個按鍵不是單純的按住就可以打開門,而是握把式感應(yīng)式的,握把內(nèi)側(cè)有一個感應(yīng)器,當感應(yīng)到有手指握住之后,按下按鍵,才可能打開門,VOC這個人性化確實有點打動我,避免了不小心按住,尤其是寵物或者小孩子,門突然開了,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另外一種開鎖方式就是直接擰開門閥,不過呢,一般情況下也用不到,而且這樣開鎖也不是很方便。
5000mAh大電池,充滿電池好像可以使用半年以上。不用擔(dān)心哪天突然沒電了,手機APP端會顯示電量,并且會在沒電的時候提醒給電池充電。電池用的是寧德新能源的,所以也不用擔(dān)心電池用不了幾年就衰減了。
這應(yīng)該是我用過最好用的智能門鎖了。很早之前體驗過同學(xué)朋友家的門鎖,后來給爸媽也裝了智能門鎖,但是體驗都中規(guī)中矩,沒有那么多吸引我的點,VOC T11c最大的亮點就是遠程貓眼功能,外加手機直接開鎖,這個賣點直接擊中我了。
使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款門鎖,足夠的無感,足夠的新穎,足夠的智能便捷。智能家居不就應(yīng)該在幫我們完善生活的同時,以最小學(xué)習(xí)成本,最低的感知度,帶給我們生活足夠的便捷。
當我們感知不到它存在的時候,它就是你生活中最舒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