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兩年荷包變得越來越緊了,以往隔三差五就往洗車店跑的習慣也被迫改變了,即便老板時不時打電話推銷洗車卡也不為所動。一次二三十的洗車費,在能省則省的當下,我肯定是選擇省。
小米最近開售的米家無線洗車機,則狠狠讓我動心了。畢竟,它的價格,按照以往二三十的費用,一年不到就能把機器的價格賺回來了。而且,它還是無線款,沒有電線線纜的束縛,正合我的心意。
現(xiàn)在滿打滿算也體驗了近一周了,期間洗車兩次,結合這兩次的洗車經歷,來談談這款小米新品的體驗。
既然冠以米家頭銜,開箱和外觀是最無需耗費筆墨的部分,因為它依舊延續(xù)了小米的經典風格。無論是所見即所得的實物渲染圖包裝風格,還是簡約的白色外觀設計。都讓人一眼就知道,它出自小米。
可拆卸組合的設計,除了主機之外,也就是一根軟管。
當然,你要是拆卸開來,米家無線洗車機還可以細分為主機、噴桿以及可拆卸電池。
白色的ABS材質,一體化設計,看不到一顆螺絲釘,整體的視覺觀感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使用過程中,也確實容易被車上濺起的灰塵污漬弄臟,好在只要及時擦拭,還是很容易清理的。
噴桿和主機之間的連接部位,有鎖止按鈕,安裝后記得把它推上去。我第一次用,洗著洗著噴桿掉下來了,就是因為沒有按下鎖止按鈕。
另外,噴桿還創(chuàng)新性地加入了皂液壺的設計,可以直接向其注入各種洗車清潔劑,對愛車進行一些深度清潔。
這個五合一的噴頭算是靈魂設計了吧?提供了0°直射、20°常規(guī)清洗、40°大面積清洗、泡沫和花灑模式以及高壓模式。應該都很好理解吧?帶度數(shù)的模式就是噴出水霧形狀的角度,角度小,噴射力度越大。所以,20°和40°模式適合大面積清洗或是加濕車身,花灑和泡沫最好配合洗車水蠟等清洗劑使用,0°適合做縫隙清潔,至于高壓模式則適用于沖洗頑固污漬,像車輪部位我就最愛用高壓模式。
可拆卸電池,根據(jù)我這兩次的使用下來的經歷,完整的洗完一部中大型車,四格電量顯示還能剩下一格。洗一次充一次電是必須的。好在這種習慣我早就被手機給養(yǎng)成了,所以,續(xù)航依舊符合我的預期。
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這個C口居然支持45W的PD快充,充電速度相當給力,可以充分利用手機的快充能力,這一點可以說是超出我的預期了。
而且,Type-C充電口,防水的硅膠保護,方便的安裝拆卸方式,這個電池底座,我是滿意的。
外觀和結構介紹完之后,上實際的洗車展示。
當然,洗車光靠洗車機是不夠的,請自備洗車桶、清潔水蠟、洗車海綿、擦車毛巾等物件。
打好水,以為個人的經驗,我一次完整地清洗大概需要兩桶水。將軟管固定在水桶邊緣,防止清洗時水管從水桶中掉落。
這里要特別夸一夸這個固定的小部件。
以及配套的水管,比想象中要柔軟許多,一點也不硬,完全不用擔心不好拖拽,影響操作洗車機。
我個人的洗車流程是這樣的,先用20°模式,對車身進行沖洗,將車身上的污漬、樹葉、細砂等統(tǒng)統(tǒng)沖洗下來。20°的模式噴射力度還是比較強勁的,同時清潔面積也不算太小,清洗的效率還算不錯。
接著加入清潔水蠟,調成花灑模式,洗車機噴頭將會噴出大量的清潔泡沫,軟化頑固污漬。
看這被噴灑過清潔水蠟的車身,看著是不是蠻像那么一回事的。
如果車身上有光靠水流無法清除的污漬,這時候就得上清潔海綿了。
至于最臟最難清理的輪胎和擋泥板部位,直接上最猛的高壓模式就對了,水流匯聚成一條直線,肉眼可見附著在輪胎縫隙里的污漬、擋泥板上的頑固泥灰全部被一點點沖刷下來。
在這個模式下,水柱可以射出這么遠,肉眼可見的強力。
這個2.4MPa自吸式強勁水壓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雖然不能和洗車店里的有線洗車機相提并論,但這個水壓確實是相當迅猛了。
最關鍵的是,在沖洗的過程中,水壓一直很穩(wěn)定,沒有出現(xiàn)一會大一會小的現(xiàn)象。
最后,就是整車沖洗了。根據(jù)自己需求,20°到40°模式,將全車上下的泡沫全部沖洗干凈。
整個沖洗流程下來,也談不上特別輕松。1.3公斤的洗車機重量其實不算重,但長時間沖洗,特別是車身較高時需要舉高高沖洗的話,胳膊還是會稍稍有些酸。
自己洗車不算特別輕松的活,但選擇洗車機,更多還是從經濟角度考慮。對于我這種有時間、又喜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用戶來說,是很適合的。當然,如果你不差錢,可以完全當甩手干部的洗車店更適合你。
除了洗車,平時用來沖洗下電瓶車、地毯、馬桶,甚至浴室墻磚縫隙里的污垢,更是毫無壓力。
簡單總結下,米家無線洗車機顏值一如既往地高,五種模式適用性夠廣,上手難度不高、水壓夠大,清潔能力超出預期。如果你也有時間,有意愿自己清洗車身,還是值得推薦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