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電腦性能最重要的東西自然是CPU,因此CPU我很快就定下了i9-13900K。而主板最終我選了技嘉的B760M AORUS ELITE AX,這名字太長不好記,簡稱B760M小雕WIFI。從名字來看,很明顯這是帶WIFI的了。
確定主板后,就非常的期待主板的到來了,主板到手后第一時間拆箱開始裝機。主板的PCB板為黑色板身,外加銀白色鎧甲的散熱,上有小雕的 Logo 和 AORUS 標識,主板芯片,供電,背板和主M.2 插槽都配有散熱鎧甲。這個黑白配的色調(diào)還是非常討人眼球的。我不太喜歡全黑,也不太喜歡全白。這種黑白配給我的感覺是最好的,黑酷專業(yè)的同時,拼色也很時尚。而且不論是黑白機箱都可以很好的搭配。
買主板,我比較喜歡看背板。一般從背板可以大致的判斷這主板的用料是否十足。像那些小成本的主板背板接口肯定都是很寒酸的。而背板接口豐富,肯定會增加成本,從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主板的用料。
B760M小雕WIFI背板的IO接口符合現(xiàn)在的主流中高端配置,如4個USB 2.0接口,4個USB 3.2接口,一個USB 3.2 Type-C接口,這個接口速率20Gbps。另有一個HDMI接口和一個DP接口,一個2.5G網(wǎng)口以及一個WIFI 6E天線接口,這個WIFI支持 2.4GHz / 5GHz / 6GHz 三種高速頻段。3.5mm的音頻輸入輸出和光纖音頻輸出接口。另外還有最新的藍牙5.3芯片,支持藍牙。從以上接口可以看出,B760M小雕WIFI提供的就是高速,高清視頻和高清音頻的三高輸入輸出。
再來看看里面,主板里面用料好壞就是看它的供電性能了。技嘉B760M小雕WIFI在供電上毫不含糊,搭載12+1+1相供電模組設計。
其中的12相核心供電采用DrMOS設計,能單相輸出60A的電流,可輕松滿足我的酷睿i9-13900K滿血輸出。
CPU供電采用了8+4Pin的實心針腳設計,不用說,可以承載500W的功耗,滿足我的i9-13900K不在話下。
內(nèi)存條支持4條DDR5插槽,共計2組雙通道。并且它搭載了內(nèi)存抗干擾遮罩和優(yōu)化的菊鏈式布線專屬設計,使得內(nèi)存頻率能突破DDR5-7600,支持INTEL XMP 3.0輕松超頻?,F(xiàn)在DDR5內(nèi)存條這么便宜,是時候上DDR5了。
主板配備了2條PCIe4.0插槽,支持顯卡快拆,第一條插槽有金屬裝甲,適合4090這種巨無霸級的顯卡安裝。另外還可以看到有兩條PCIe 4.0的M.2 SSD插槽,其中第一條還有鎧甲散熱。第二個M.2插槽使用M.2 EZ-Latch Plus快易拆設計,支持免螺絲安裝。
另外前置接口也是相當?shù)呢S富,集成了USB 3.2接口和雷電擴展接口,前提是要機箱支持。
集成的聲卡為瑞昱ALC 897的7.1聲道芯片。主板上進行了隔離設計,避免音頻干擾。
主板芯片覆蓋了散熱鎧甲,另還有2組4針和2組3針的RGB燈光接口,可以和技嘉的GCC軟件實現(xiàn)神光同步。4組SATA接口,滿足機械硬盤或2.5英寸固態(tài)硬盤的需求。
看完配件,現(xiàn)在裝機體驗吧,LGA1700的插槽適合13代全系CPU。建議使用13600K以上的CPU進行搭配。
這顆i9-13900K可以說是地球最強CPU了,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已讓隔壁的農(nóng)場招架不住了。
內(nèi)存條我上的是四條默認的DDR5-4800,這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DDR5內(nèi)存條,支持高頻的大雕目前價格還是處于高價。
散熱方面我用的鑫谷的ARGB 360水冷,電源用的九州風神的850W金牌全模組。顯卡為2070 Super,固態(tài)硬盤用的支持PCIe 5.0的大華 C970 1TB SSD。一切準備就緒,那就開機吧。
開機進入BIOS可以看到技嘉的圖形界面還是挺清晰明朗的,信息量也很豐富,有簡易模式和進階模式。雖然B760不可以對CPU進行超頻,但給內(nèi)存條超頻還是挺爽的。為了評測對比,第一次先不開啟這兩個功能。
尤其是這塊技嘉B760M小雕WIFI支持高帶寬低延遲模式,開啟這個功能后可大大提升內(nèi)存條的超頻后的性能。相當于是免費的福利。
進入系統(tǒng)后系統(tǒng)會自動彈出技嘉GCC APP安裝,可以安裝后實現(xiàn)在桌面上直接超頻和燈光,風扇等進行控制。
可直接在這里對風扇進行調(diào)整,如靜音或是全速,方便不同場景中隨時切換。
另可在這里進行整機內(nèi)部的燈光控制,同步整機所有的燈光。對燈光的顏色和燈效進行自定義。
現(xiàn)在,先來跑個分,看看我的i9-13900K在這塊主板上發(fā)揮的怎么樣吧。
因為我的電腦平時是用來生產(chǎn)力的,對電腦的穩(wěn)定性要求比較高,我可不想視頻做到一半沒保存就藍屏或是電腦死機。因此CPU我很少超頻,都用的默頻。在默頻狀態(tài)下,CPUZ的單核跑分944.9分,確實是相當強悍。多核也達到了15775.3分,受電源供電,水冷散熱,CPU體質(zhì)等多方面原因,這顆CPU的多核跑分中規(guī)中矩。
現(xiàn)在來看下內(nèi)存的跑分,為了保證穩(wěn)定性,我把內(nèi)存只是超頻到了5000,避免過高的頻率不穩(wěn)定。在這個頻率下,內(nèi)存的讀取直接到了79Gb/s,74Gb/s,77Gb/s,延遲79.6ns。內(nèi)存的性能遠超DDR4。看來升級到DDR5還是值得的。
魯大師的跑分向來素稱娛樂大師,它的跑分也是可以來參考一下的??梢钥吹紺PU的跑分129萬,內(nèi)存跑分29.9萬。
別忘了,它還有個高帶寬,低延遲獨有的功能可免費再次提升內(nèi)存條的性能,我們一起來試下。先把內(nèi)存條超頻到5400Mhz,再打開高帶寬和低延遲來對比。
可以看到同樣的內(nèi)存工作頻率5400Mhz,除了打開技嘉的這個黑科技功能,其它全部不動,就這樣,內(nèi)存和帶寬性能提升3%左右,延遲降低8.1ns,這個結(jié)果令人驚喜。真的是免費提升性能呀。
就連魯大師的內(nèi)存跑分都上升了,達到了33萬多分,這個提升還真不是一般的小。
現(xiàn)在換老朋友CINEBENCH R23來跑分,單核性能2267,多核性能35457。同樣是非常優(yōu)異的單核性能,多核跑分也還不錯。
3DMARK的CPU跑分下,同樣也是性能強悍,可以說是充分了發(fā)揮了i9-13900K的性能。當然,因為沒有超頻,肯定在某些場景中跑分比支持超頻的790主板要遜色一些。
總的來說,技嘉的這塊B760M小雕WIFI主板用料足,即使是i9-13900K這種CPU也充分的發(fā)揮了它的性能,如果是13700K,13600K之類更是不在話下。它用料十足,2盎司銅電路板,確保系統(tǒng)高性能發(fā)揮的同時還能穩(wěn)定運行,性價比也高,尤其適合重度游戲用戶及生產(chǎn)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