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已經(jīng)很久沒裝機了,這次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想裝機,我就幫他裝機吧,個人喜歡輕度RGB,甚至是無RGB純靠配色帶來的顏色搭配享受,但是他喜歡RGB酷炫的樣子,畢竟他付錢的,隨他咯。
那就把機器裝起來吧
主板
▲Z390主板很多,但是值得購買的就幾個型號,其中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就是比較推薦的一款,原因是,他的做工、用料、硬件與軟件配置與頂級的主板相差不大,價格十分適中,跟其他硬件的兼容性良好。
▲MPG Z390 暗黑板,以灰、黑、金屬銀色為主色調(diào),入眼就可以看到做工、散熱片、用料、布局都是非常出色,而且還提供有8+4pin的CPU外接供電,以及M.2 全尺寸散熱片,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CPU供電區(qū)域,采用6+2+1相供電,能夠滿足9900K、9700K這些CPU的供電,MOS部分都有用料扎實的鋁合金散熱片加以覆蓋。i/o覆蓋裝甲上有碳纖維花紋,頂部還有個RGB玻纖,可以做RGB變幻。
▲內(nèi)存插槽是2*2 DIMM插槽配置,都有鋼鐵裝甲加以覆蓋,提高內(nèi)存插槽的機械性能。如果是單組雙通道內(nèi)存的話,優(yōu)先從外往內(nèi)數(shù)的 1# 3#插槽哦~~~~~內(nèi)存插槽旁邊有USB3.0 與USB 3.1 Type C的機箱前置接口。
▲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個PCH+M.2的超長散熱片,當然不能忽略的是,兩條可以直連CPU的PCI-E x16全尺寸插槽有鋼鐵裝甲覆蓋。
▲6個SATA 6Gbps接口,兩個個USB3.0 與 一個USB 3.1 Type C的機箱前置接口,這種擴展性可以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了。
▲我在靠近CPU的 M.2 NVMe 插槽上插入M.2 SSD。MPG Z390 暗黑板提供2+1條PCI-E x16全尺寸插槽,以及4條PCI-E X1的擴展卡插槽,2個M.2 NVMe 接口。
▲板載聲卡區(qū)域,板載聲卡采用金屬罩子做屏蔽處理,旁邊有豐富的濾波電容,RGB玻纖環(huán)繞其間,不過這個位置的RGB一般會被遮擋吧?
▲拆開PCH上的螺絲,就可以卸下這個超超超長的M.2散熱片了,此時我們可以把M.2 NVMe SSD裝入這個位置,然后再擰緊螺絲,讓M.2散熱片來輔助散熱,這樣M.2 SSD發(fā)熱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啦。
▲i/o擋板在MPG Z390系列的主板上已經(jīng)預裝了,并且用螺絲鎖緊,這個細節(jié)好評??梢钥吹絠/o接口處提供板載7.1聲道輸出,USB 2.0、USB3.0、USB3.1 Tpye A/C 全套接口。并且提供一個圓口鍵鼠接口,以及一個集成顯卡的HDMI 、DP顯示輸出接口。
▲這個豐富、豪華的配件套裝可以讓你不用煩惱日后使用中遇到配件問題。
顯卡
▲Nvida推出了RTX2060之后,可以說市面上非常出色的RTX2060,就是索泰RTX2060至尊PLUS,散熱規(guī)模龐大,Boost頻率最高,做工用料頂級,價格卻是十分適中,有著出色的性價比。
▲至于配件群的話,有2條 2*PCI-E 6PIN轉(zhuǎn) 1*PCI-E 8pin供電線,以及說明書、質(zhì)保卡,以及最重要的索泰RTX2060至尊PLUS+1個后置風扇。(我朋友竟然沒跟我說,他在淘寶又買了個背部風扇湊一對,我問他為什么,他說這樣比較好看.....)
▲索泰RTX2060至尊PLUS 顯卡本體,拿在手上十分厚重的感覺,整張顯卡有2KG左右,顯卡為了迎合RGB時代,外觀設計以灰黑+金屬銀色為主。顯卡的正面有磨砂鋁合金加以裝飾,3個80mm風扇,可以為顯卡散熱提供靜音與高效的散熱效果。顯卡長度31.6cm,標準ATX機箱很多都能兼容。
▲11葉風扇,扇葉做了特殊處理,是為了降低風噪,提高風壓,提升散熱效率。
▲背面的一體式背板,可以為整張顯卡提供更強的機械強度,同時也能輔助散熱,背后有兩個大孔,就是用來組裝2個輔助風扇的。
▲2*pci-e 8pin 外接供電口,可以基本上不從主板上取電,索泰的logo下方有兩個后置風扇的接口,風扇與RGB運行從這里取電。
▲(我朋友竟然沒跟我說,他在淘寶又買了個背部風扇湊一對,我問他為什么,他說這樣比較好看.....)這就是組裝好背部風扇的完全形態(tài)了,渾然一體,顯卡背部散熱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背部風扇也可以RGB,很亮很亮那種.......
▲有3*DP + 1*HDMI +1* USB 3.1 Type C接口,所有接口上面都有防塵罩加以覆蓋,防塵罩都有把手,可以免工具拆除,PCI擋板上的出風口不能堵塞哦~~~~~~
▲在顯卡的末端還有出風擋板,讓熱風盡量從PCI插槽那邊流出。2*8pin外接供電接口反置,接線方便。
內(nèi)存
▲金士頓 駭客神條 Predator掠食者系列 DDR4 3600 RGB,這款內(nèi)存條RGB自帶同步效果,讓一對RGB內(nèi)存形成一個RGB整體。
▲這個風格應該是歪果仁設計的吧?黑粗硬的硬派風格。
▲頂部的RGB燈條與柔光罩,會讓RGB顯得飽滿,Predator獵食者RGB內(nèi)存自帶遠紅外自動同步功能,讓RGB在視覺上十分一體。
▲Predator獵食者系列內(nèi)存條的整體造型就是這個樣子,中間的鏡面反射LOGO,頂部跟底部是DDR4 與Predator掠食者的子品牌LOGO。
▲Predator獵食者主體采用槍灰色+黑色金屬的配色風格,槍灰色部分采用類膚質(zhì)涂裝,手感舒適,黑色部分采用順滑涂層。
▲背面的話,就是一張銘牌占據(jù)主導位置,銘牌上面有參數(shù)可以參考。
RGB炫光套件
▲好友喜歡RGB炫光,那就來炫光套件吧!他自己從香港搞了套msi炫光套件,跟我神神秘秘的說,目前市面上沒有的炫光套件,可以遙控,叫我?guī)退b上去。
▲有遙控器、RGB集線器,果然十分特別啊。標準的12025 RGB風扇的樣子,邊角都有橡膠減震墊,不過?RGB 信號線是5V的?有趣啊........
▲RGB集線器可以支持8個 5V RGB一起集中控制,可以實現(xiàn)主板的RGB控制,也可以用遙控器加以控制,遙控器可以在機箱外控制,但是有一定距離限制。
電源
▲電源的話,采用酷冷至尊的V550 GOLD 這款電源,這款電源挺多人使用的,10年質(zhì)保,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是款全模組電源。
▲背面就是產(chǎn)品的一些特點,可以看到這款電源是十分的安靜,有個風扇靜止區(qū)域(在0~40%負載,能夠支持兩檔風扇轉(zhuǎn)速,并且相互之間可以很方便切換。轉(zhuǎn)換效率也是非常的出色,符合80PLUS金牌標準。
▲產(chǎn)品有用絨布袋包裹電源本體,用帆布袋包裹模組線跟電源線。
▲酷冷至尊V550 GOLD電源本體,說實話,比起V550,這款電源更大點,風扇也用到了13.5cm,兼容性的話,基本上ATX機箱都是沒有問題的。
▲在電源可以露出的這一面,V550 GOLD做了特殊的設計,讓LOGO跟型號看起來更清晰,層次感也更豐富點。
▲V550 GOLD的銘牌,+12V標稱輸出45A,一共為540W,根據(jù)2.32規(guī)范,±10W為標稱總輸出功率,因此總輸出功率為550W
▲電源鍵靠近電源輸入端,而風扇轉(zhuǎn)速切換按鈕在另外一側,錯開會減少誤操作的可能。
▲全模組線接口,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上自己想要的模組線。
▲V550 GOLD有6+1條模組線,還有一條電源線,可以支持2*PCI-E 8pin + CPU 8pin + 8* SATA +4*PATA+24pin +FDD專用線。
▲我這次主要選用 CPU 8pin+24pin+2*PCI-E 8pin +5*SATA 一共四條模組線即可,可以減少布線帶來的壓力,提升機箱內(nèi)的美觀程度。
SSD
▲SSD采用金士頓的 SATA 固態(tài)硬盤 UV500 480G,性能中庸,但是勝在穩(wěn)定,適合長期使用。
機箱
▲機箱是我朋友選的,他選擇微星MPG Vampiric 玩派 010,這是這個機箱的特點跟爆炸效果圖。
▲這個顏色的感覺.........就是只為RGB而生,果然,前置面板可以RGB,風扇可以RGB。側透為4mm厚度的鋼化玻璃板,可以清晰的看清里面的配件。前置面板有個龍盾標志。
▲頂部有磁吸式防塵網(wǎng),有2*USB 2.0 +1*USB 3.0接口,機箱的前置面板RGB控制在龍盾頂部的一個小按鍵上,可以調(diào)整顏色、以及是否開關,
▲機箱內(nèi)部有電源倉,HDD硬盤倉跟電源倉是一體的,前置可以放下最大360冷排,頂部也可以放下240/280冷排。
▲背部有兩個SATA 2.5寸SSD后掛位置,有2個3.5寸HDD硬盤倉。但是可以看到出線孔較少,對于完美理線玩家來說,會更難點。
裝機咯
▲把CPU 、內(nèi)存裝配上。
▲然后把水冷與風扇裝配好,準備裝機。
▲然后我們直接看成品圖吧,這次理線我只能做到這樣了吧,能藏的基本上都藏起來了。感覺還是需要一個顯卡支撐架啊。那么RGB有啥好處呢?可以開起RGB燈光來換個心情,如果不想RGB可以關掉,多了很多選擇。
RGB光影秀
▲水冷頭、內(nèi)存條、RGB風扇、顯卡背部的RGB風扇的燈光秀,看上去挺不錯的,不想RGB的時候可以關掉。
▲索泰的RTX2060至尊PLUS也能RGB變幻,而且亮度較高,樣子也比較絢麗。
▲整體上就是這樣的。
▲機箱前置也可以RGB流光溢彩,也可以單色,也可以通過按鍵進行關閉。
▲蓋上側蓋板玻璃,整體RGB變幻中。
性能實測
配件檢測
▲配置是這樣子的,我把我的GTX1070貢獻出來,看看兩者之間性能差距如何?
▲CPU-Z GPU-Z驗明正身。
▲然后用CPU-Z自帶的測試分數(shù)測試一波,誒誒誒誒?微星主板的內(nèi)存效率很高???好像得分比別家高一點點。
▲的確,高了一點點,量化數(shù)據(jù)看得出來,日常的話,可能感受不出來吧。
▲看來是內(nèi)存效能高了一點點,可能也跟我這次上水冷有關系,水冷溫升更小,對性能影響較小。
▲一般的9700K+DDR4 3600得分一般在1510左右,這次得分1526高了1%的性能,除非用上量化數(shù)據(jù),不然一般游戲可能感受不出來。
3Dmark 5連擊
▲這次的3Dmark成績,看樣子超越GTX1070是完全沒有問題,跟GTX1070Ti齊平也是壓力不大。4K分辨率分數(shù)看來受限于顯存,不過RTX2060的目標也是1080P+光追,或者2.5K分辨率最高特效這些應用場景的。
戰(zhàn)地5實時光線追蹤+DLSS實際體驗
▲目前光線追蹤+DLSS體驗效果最好的就是戰(zhàn)地5了,其他游戲的話,由于都是最近加入的,支持并沒有那么完備,而且開啟實時光線追蹤一定要開啟DLSS,因為單獨開啟實時光線追蹤的話,就算是2080Ti,也會跳幀、卡頓,而開啟DLSS之后,這些問題全部沒有,而且能享受到實時光線追蹤帶來的更深入體驗。
▲戰(zhàn)地5實時光追,主要看弱反射面,比如湖面,開了光追的話,就可以看到湖面能夠正確倒影河上、岸上的場景。
▲像爆炸也會被大橋反射,很貼合實際場景。
▲哪怕是路邊的小水坑,也能實時倒映出景色來。
▲光追會讓場景光影更逼真,這就是光追的意義。
▲而實時光追會根據(jù)武器的不同、場景的不同,顯示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總結
嗯嗯嗯 你們要的RTX2060 VS GTX1070的對比在這呢
測試匯總——表格
▲測試匯總表格在這里哦,右邊欄是索泰 RTX2060 至尊版PLUS,左邊欄是GTX1070,其中GTX1070在戰(zhàn)地5開啟光追的話,會卡到懷疑人生,而且不能開啟DLSS,那么其他的對比的話 我們來看看柱形圖這個直觀的表現(xiàn)吧。
直觀柱形圖
▲3Dmark除了 FSU這個項目稍微落后于GTX1070,其他項目RTX2060都是比GTX1070更強,特別是DX12項目Time Spy系列,更是領先幅度擴大,可以看到RTX2060為代表的圖靈架構,更適合DX12類的游戲。
▲FarCry5的最高特效下 測試對比 ,毫無例外,索泰RTX2060 至尊版PLUS都是領先GTX1070的。而且看上去,RTX2060更抗高壓力負載。
▲古墓麗影11 暗影 最高特效下,RTX2060領先GTX1070是肯定的,比較有趣的是,就算是2.5K分辨率下,RTX2060也能接近60FPS的流暢運行。
▲奇點灰燼,索泰的RTX2060 至尊版PLUS還是領先GTX1070。
▲戰(zhàn)地5由于沒有Benchmark,所以是手動運行的,我們先看看1080p+最高特效片的運行情況吧。索泰RTX2060至尊版PLUS的最低FPS都比GTX1070的最高FPS高。
▲2.5K分辨率下,領先幅度在縮小,不過也是體現(xiàn)出了領先效果。
總結性言論
所以打算購買GTX1070的玩家們,還是多花點錢買RTX2060吧,除了可以光追+DLSS,就算是一般情況下的性能表現(xiàn),RTX2060也是優(yōu)于GTX1070的。
微星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 做工出色,兼容性高,性價比出色,是一款非常不錯的Z390產(chǎn)品。
至于RGB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我更喜歡配色~~~~~~~~
后續(xù)
▲由于考慮到顯卡后端支撐不夠,我從天貓上購買了喬思伯 VC-2顯卡支撐架,用來支撐顯卡。
▲雖然顯卡的背板會提供足夠的剛度,但是多個顯卡支撐架的話,會讓顯卡的后端有了支撐,更利于顯卡的長期使用。
▲準備把顯卡支撐架裝上吧,嘿嘿嘿調(diào)整到合適的高度,撐起來,顯卡終于有了4處支撐,整個受力更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