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網(wǎng)絡卡的厲害,明明是100M的網(wǎng),我在電腦上測的只有1M,然后換了路由器換了密碼還是一樣,不得已給運營商打了個電話。
客服那邊后臺一看,有問題,然后問我具體位子。然后分區(qū)的負責人打電話來。然后片區(qū)的師傅打電話來,不到兩個小時,師傅就來了。
他摸索了一下說是我電腦用無線網(wǎng)卡的原因,我說半個月前不這樣的,現(xiàn)在開網(wǎng)頁都有些吃力。
師傅沒說啥,幫我測試有線。因為買的精裝房,墻里裝了網(wǎng)線的,但頭一次裝寬帶時師傅就說墻里網(wǎng)線有問題,所以我才用的無線。
看著師傅把墻里的網(wǎng)線頭子拆了,我立馬派了包好煙,那師傅一頓操作,給我電腦接上了有線。(其實是墻里面的網(wǎng)線卡扣裝的時候就是壞的,最早來裝寬帶的師傅壓根不想麻煩)
然后網(wǎng)速就是從自行車變火箭,這么高的網(wǎng)速,除了下電影爽快,那還不得整兩把游戲,所以我又整了二手極度未知HyperX的黑鷹7.1進化版。
▲有點磨損的包裝還是給各位展示一下,上面顯示一年質(zhì)保,這個貌似有點短哈,不知道其它友商的政策,不過只要不摔它,耳機不容易壞。
▲全家福展示,麥克風可拆卸,耳機線不可拆卸,帶聲卡的延長線是可以拆卸的。
▲在電競游戲耳機里,我認為顏值較高的就HyperX和雷蛇。就說這HyperX,系列型號不下6款吧,幾乎每款都做出明顯的外觀差異了,同時又神似的統(tǒng)一。比如這款黑鷹7.1進化版,雖然用了金屬頭梁,但是屬于大面積鏤空,同時加了懸浮頭帶,整體顏色又是黑色加白色點綴,雖然不像雷蛇那種明顯的電競風,但Hy的標志一看就明白!
▲整個耳罩設計是里三層外三層的,但是也用了類似的鏤空設計,只有中間連接頭梁的骨架是金屬,其它也是ABS,頂蓋表層更是有舒適的類膚感,再加上最頂層的黑白圖案,好不好看可能因人而異,但這設計感我是真喜歡。
▲腔體側(cè)面展示,細節(jié)各位自己看吧,包括插麥克風的孔也有講究。
▲耳罩電其實足夠飽滿,而且異常柔軟,但是因為它的耳罩面積比較大,所以視覺上耳罩墊沒那么飽滿。
▲耳機頭梁側(cè)面展示,頭梁連接耳罩的是一整塊金屬骨架,連接懸浮頭帶的是一塊塑料,沒什么刻度感,佩戴時懸浮頭帶根據(jù)用戶的頭顱尺寸自動伸縮調(diào)節(jié),所以這款黑鷹7.1進化版的佩戴異常的令我舒服。
▲頭梁外側(cè)的細節(jié)展示;
▲頭梁內(nèi)側(cè)的細節(jié)展示;
▲懸浮頭帶頂部展示,夠?qū)挵桑?
▲聲卡展示,耳機和麥克風分開有音量調(diào)節(jié),中間是虛擬7.1聲道開關(guān),使用時無需裝驅(qū)動,就是這玩意有點大,所以背面設計了個背夾。
▲個人主觀體驗
因為是有線耳機,也沒有驅(qū)動,即插即用,機身也沒啥按鍵,所以這里咱們直接說音質(zhì)部分。
我是先打游戲的,不過不少人我也是耳機發(fā)燒友,所以這里先說它的音質(zhì)。
和很多電競游戲耳機單純的偏重低頻不同,HyperX這款黑鷹7.1進化版是可以聽歌的,音色柔和,有一定的細膩程度,人聲還不錯,低頻飽滿有力,而且回彈挺快,就是下潛不夠深,饒是如此,常見的流行樂它是可以駕馭的。
不過有點令我遺憾的是用它追劇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這里就直接分享個人在CSGO上的體驗。
在不開啟虛擬7.1聲道的狀態(tài)下,黑鷹7.1進化版的音色還是有些柔和的,但這也導致會有點點悶,然后聲場較大,聽聲辨位可以聽到較遠方向的聲音,只是腳步聲沒那么清楚。
開啟虛擬7.1后,音色頓時變明亮了飽滿了,整體也通透了,近距離的敵人腳步聲、子彈的方向都足夠清晰,聲音明顯變得立體了。不喜歡的人可能會覺得過于清脆,喜歡的人則覺得這聽聲辨位的功能太強了。好在它的整體佩戴很好,一口氣戴著兩小時毫無壓力。
麥克風方面是HyperX常用的降噪拾音麥克風,除了可拆卸可隨意彎曲,也沒啥電流聲或者嘯叫,體驗還行。
▲整體總結(jié)部分
在電競市場逐漸冷淡過后,現(xiàn)在好像也沒什么特別的電競耳機出現(xiàn),要么就是整無線,但技術(shù)在這,無線的延遲控制,大家也是半斤八兩。
若是你要問我對這行業(yè)有啥意義咱還真不知道,但是玩FPS游戲選HyperX的大概率不會翻車,而且價格不錯。就拿這款我看了下當初上市時是千元出頭,現(xiàn)在六百出頭,不知道下個月的大促還有優(yōu)惠么,若是不嫌棄有線的,它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缺點嘛,它只配了一對皮質(zhì)耳罩墊,夏天若是沒有空調(diào),那就容易悶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