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 <dd id="6g0kr"></dd><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_亚洲图色成人_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亚洲,欧美精品._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_国产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65W“滿血”7840HS:可能是全網(wǎng)唯一能看到深度評測的零刻SER7!    

    臺式機 08-23 10:39:03 74 0

    Hello,大家好呀,我是四海飄零。

    【溫馨提示:本次評測內容頗長,測試數(shù)據(jù)較多。建議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先收藏后再慢慢閱讀,收藏以便于后續(xù)還能查看!】

    ? 前言

    四海哥玩過好多的迷你機,絕大部分品牌都是抱著玩一票的態(tài)度在試水消費市場。

    目前國內迷你機要數(shù)做的比較好那就是蘋果(Apple)的Mac mini,但是很多人不習慣用macOS系統(tǒng)。那么在Windows系統(tǒng)上瘦客戶機(早期迷你機)的發(fā)展過程中HP(惠普)和Dell(戴爾)、Lenovo(聯(lián)想)算是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商企客戶的選擇。往后發(fā)展就是偏向工控機(工業(yè)迷你機、行業(yè)定制機)被技術宅拿去折騰,就有了運行軟路由或者虛擬機的玩法。但是這類工控機價格不菲,都在千元價位(甚至更高價格)而且硬件配置都普遍要落后同時代2~4代同時期移動端處理器的性能差距。

    要知道連鼻祖Intel也宣告放棄自研NUC迷你機,交由合作伙伴華碩成立ASUS NUC業(yè)務部負責運營,說白了就是成本和市場難以平衡,才會導致Intel開始精簡業(yè)務,將那些非核心的業(yè)務逐步關閉、放棄或出售。

    國內零刻(Beelink)選擇了專注于家用消費級市場的迷你機方向,就是根深于消費者市場打造符合國人使用需求和高性價比、高性能的小體積迷你機,這就成為了零刻(Beelink)的發(fā)力點。

    ? 開箱展示

    四海哥前段時間收到了零刻(Beelink)官方送測的海外版零刻SER 7(當時受限于保密政策不能泄露新品信息),沒想到過了幾天零刻(Beelink)就宣布了國行零刻SER 7在京東發(fā)售的消息。經過我這幾天的使用,我想談談海外版零刻SER 7的使用體驗,就當做是感受分享吧。

    因為拿到的是海外版零刻SER 7迷你機,包裝盒上有一個鳳凰的圖樣,右邊有一個“7”的字樣,最右下角則是Beelink(零刻),有一種圖騰信仰的既視感。

    海外版零刻SER 7迷你機在包裝盒背面則有注明硬件配置信息,可以看到CPU:AMD Ryzen 7 7840HS處理器,內存:32GB DDR5-5600MHz,存儲空間:1TB PCIe 4.0 SSD,網(wǎng)絡:Wi-Fi 6(AX200NGW)+LAN 2.5GbE(i225-V),輸出:19V-5.26A(100W)。

    包裝盒內清單:海外版零刻SER 7×1(個),使用說明書×1(份),稍短的HDMI 2.1視頻線×1(個),1米長度的HDMI 2.1視頻線×1(個),VESA擋板支架×1(個),十字螺絲×1(包),磁性接頭的電源適配器×1(個)。

    這次海外版零刻SER 7也采用了跟零刻GTR 7一樣的磁性接頭的電源適配器。

    這個依靠磁鐵吸附固定,通過觸點給海外版零刻SER 7進行供電的方式,我四海哥也是第一次體驗到。作為一個果粉來說磁吸充電最出名要數(shù)蘋果的MagSafe磁吸式設計了,用過Macbook電腦的用戶應該都清楚。但是這一次零刻帶來了近乎一致的充電體驗方式,也是目前除了蘋果、微軟、雷蛇有在消費級電子產品上采用過之外,在迷你機上使用磁吸電源零刻應該是第一家。

    AZW(安卓微,零刻品牌的制造商,是一家專業(yè)生產和銷售迷你電腦和臺式電腦的企業(yè)),可以看到電源適配器的輸出:19V-5.26A(100W),這也是目前非氮化鎵充電器里充電輸出功率較高的電源適配器。

    海外版零刻SER 7迷你機可以看到以前在零刻SER 5上使用金屬網(wǎng)面頂蓋的設計風格又回來了。當然這次在頂蓋兩側各有一個圓弧的塑料蓋板(這里是Wi-Fi天線的所在),就是為了保證Wi-Fi無線信號穿透、接收都有一個良好的體驗。海外版塑料蓋板的左側是Beelink(零刻)的企業(yè)形象logo,中間則是在金屬網(wǎng)面蓋板上印制了“SE”的字樣,在塑料蓋板的右側則是“7”,合在一齊就表示是零刻SER 7,我感覺這樣的設計也很有辨識度。


    在海外版零刻SER 7迷你機的底板上則可以看到四個角落各有一個十字螺絲孔位,里面都有十字螺紋的螺絲。在底板上有一個橡膠材質的位置就是磁性充電口,使用的時候需要拔掉這個橡膠保護蓋。當然在靠近S/N碼標簽下方有個VESA支架的孔距,對于顯示器背面有VESA孔距來說即可通過包裝盒內那個VESA擋板支架來將海外版零刻SER 7迷你機固定在顯示器背后。

    兩側各有一個金屬網(wǎng)罩的散熱孔擋板,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內部的散熱結構,后面烤機會實測一下滿載散熱壓力下的散熱效果,畢竟可是內置了一顆65W功耗的AMD 7840HS處理器。


    扔一張官方的接口說明吧,我就不再概述一遍了。這次要說的亮點就是AMD平臺的迷你機終于有兩個USB4(40Gbps)接口了,換句話說可以外接雷電3顯卡擴展塢來提升迷你機的GPU圖形性能。

    ? 使用展示

    下面分享桌面使用的體驗,桌子是購置于宜家家居的FLISAT 福麗薩特。

    雖然這個是兒童書桌,但是實測大人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而且還可以手動調節(jié)升降。對于喜歡緊湊桌面的朋友來說,實心松木材質的書桌用起來既環(huán)保也更放心。

    其實按道理用海外版零刻SER 7迷你機,要保證迷你機的兩側應該預留充足的空間。但是我拍照的時候是有擋住一側的,正好可以驗證一下這臺迷你機的散熱會不會受到影響。


    在實際長時間的烤機壓力測試中,湊近可以聽到明顯的風扇呼呼呼的狂轉,而且溫度一直沒有突破過85℃,說明這種極限壓力測試下的散熱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有些朋友會說之前零刻GTR 7在底板上有做散熱開孔,那為啥零刻SER 7在底板上卻沒有做散熱開孔呢?難道是“偷工減料”啦?答案是否定的,來看看四海哥給你揭秘吧。

    正好我也去查找了一下零刻的相關資料,由于零刻GTR 7內部結構上可以看到系統(tǒng)風扇距離底殼僅有3.6mm,沒有充足風道而且近距離貼近底板散熱會加劇容量堆積,所以必須要在底板上開散熱孔。但是在零刻SER 7上內部結構上可以看到系統(tǒng)風扇距離底殼預留有充足的空間,多達8.2mm的距離,可以讓散熱壓力從兩側的散熱孔排出,防止內部熱量堆積。


    零刻SER 7想要發(fā)揮高性能的65W需要手動去【BIOS】里找到【Advanced】菜單中找到【PowerLimit Setting】,默認是啟用【Balance Mode(54W,平衡模式)】,需要手動啟用【Performance Mode(65W,性能模式)】才能解鎖滿血65W增強的高性能模式。

    不得不說這次零刻(Beelink)終于在迷你機后側放置了兩個USB4高速接口,不用再羨慕Intel平臺迷你機擁有的兩個雷電4高速接口啦!如果是顯示器有USB Type-C接口,那就更方便了直接一根線實現(xiàn)主機直通顯示器,當然前提是顯示器能夠自帶90W供電輸出,否則還是需要外接原配的磁性電源供電才行。

    ? 硬件性能

    既要做到迷你機拿到手即用,還要整機平臺具備有強勁的硬件性能,那不妨來看看零刻SER 7是否是“名副其實”的性能小鋼炮吧!

    1??綜合性能測試

    ?? 【魯大師】


    沒想到零刻SER 7這臺迷你機的性能著實令人感到驚奇,在魯大師上進行硬件性能測試居然能擊敗全國87%的電腦用戶,而且總分高達:140萬分,而這僅僅是一臺迷你機體積大小。

    ★ 處理器得分:883720分

    ★ 顯卡器得分:127585分

    ★ 內存得分:197363分

    ★ 硬盤得分:199961分

    ??【硬件狗狗】


    在用硬件狗狗進行測試,零刻SER 7的硬件性能居然能擊敗全國86%的臺式機用戶,而且核心硬件性能得分:41.5萬分。

    ★ CPU分數(shù):184081分

    ★ 顯卡器分數(shù):65656分

    ★ 內存分數(shù):96474分

    ★ 硬盤分數(shù):69020分

    ??【GamePP(游戲加加)】


    在用游戲加加(GamePP)進行測試,零刻SER 7的游戲性能評分:B,成績:G-55615,工作站性能:M-168995。

    ★ CPU單核性能評分:33052分

    ★ CPU多核性能評分:291369分

    ★ GPU性能評分:14369分

    ★ 內存性能評分:38375分

    ★ 硬盤性能評分:11869分

    ??【GeekBench 6】

    實測用零刻SER 7跑GeekBench 6的測試,如圖所示:

    ★ 單核性能分數(shù):2481

    ★ 多核性能分數(shù):12042

    ★ OpenCL分數(shù):2481

    ★ Vulkan分數(shù):35831

    ??【安兔兔PC評測】

    用零刻SER 7跑安兔兔PC評測,大概是:122萬左右,如圖所示:

    ★ 安兔兔PC評測得分:1228683

    ?? 【Performance Test】


    用Performance Test軟件進行測試,如圖所示:

    ★ PassMark Rating:5850

    ?? 【CrossMark】

    用CrossMark軟件進行測試,如圖所示:

    ★ 總體分數(shù):1559

    ★ 生產率分數(shù):1483

    ★ 創(chuàng)造性分數(shù):1796

    ★ 反應能力分數(shù):1183

    2??核心項目性能測試

    ??【CPU-Z】

    用CPU-Z進行AMD 7840HS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多核性能的測試,結果如圖所示:

    ★ 單核性能:657.6

    ★ 多核性能:6798.8

    基本上在性能差距上,單核性能方面已經十分接近Intel Core i9-11900K處理器,在多核性能方面上已經完全超越了Intel Core i9-11900K處理器。

    ??【弗里茨國際象棋基準】

    用零刻SER 7跑弗里茨國際象棋基準測試,如圖所示:

    ★ 相對性能倍數(shù):84.56

    ★ 每秒千步:40591

    ??【CINEBENCH R15/R20/R23】

    用零刻SER 7跑CINEBENCH R15/R20/R23測試,如圖所示:

    ★ CINEBENCH R15 OpenGL:230.18 fps,CPU:2527 cb

    ★ CINEBENCH R20 CPU:6354 cb

    ★ CINEBENCH R23 單核性能:1796 pts,多核性能:16326 pts

    ?? 【精大師CPU在線測試、GPU在線測試】


    用零刻SER 7進行精大師在線CPU、GPU測試,如圖所示:

    ★ CPU單核得分:4719

    ★ GPU簡易測試得分:11383

    ★ GPU完整版測試得分:6005

    ?? 【Nero Score測試】

    用Nero Score軟件進行測試,如圖所示:

    ★ 處理器分數(shù):2286

    ★ 顯卡分數(shù):1693

    ★ 存儲設備分數(shù):2962

    ?? 【V-Ray Benchmark】


    用V-Ray Benchmark軟件進行測試,如圖所示:

    ★ V-Ray分數(shù):11315

    ★ V-Ray GPU CUDA分數(shù):270

    ?? 【AIDA64】

    用AIDA 64軟件進行緩存和內存測試,如圖所示:

    ★ 讀取速度:61898 MB/s

    ★ 寫入速度:86760 MB/s

    ★ 拷貝速度:69263 MB/s

    ★ 延遲:86.4 ns

    用AIDA 64軟件進行GPGPU測試,如圖所示:

    ★ GPU 讀取速度:33270 MB/s

    ★ GPU 寫入速度:33780 MB/s

    ★ GPU 拷貝速度:68668 MB/s

    ★ x64 CPU 讀取速度:61997 MB/s

    ★ x64 CPU 寫入速度:86712 MB/s

    ★ x64 CPU 拷貝速度:68951 MB/s

    ?? 【SUPERPOSTITION BENCHMARK】

    用SUPERPOSTITION BENCHMARK進行GPU性能測試,如圖所示:

    ★ 1080P EXTREME:1787

    ★ 4K OPTIMIZED:2168

    ★ 8K OPTIMIZED:838

    3?? PCMark / 3DMark多項目測試

    ??【PCMark 10】


    用PCMark 10進行測試,如圖所示:

    ★ PCMark 10綜合得分:7379

    ★ PCMark 10快速系統(tǒng)盤基準測試得分:2293

    ??【3DMark 11】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CPU Profile,如圖所示:

    ★ 1線程:1006

    ★ 2線程:1951

    ★ 4線程:3769

    ★ 8線程:6549

    ★ 16線程:7456

    ★ 最大線程:7418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如圖所示:

    ★ 存儲基準測試分數(shù):2201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Night Raid,如圖所示:

    ★ Night Raid分數(shù):29463

    ★ 顯卡分數(shù):34571

    ★ CPU分數(shù):16037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Fire Strike,如圖所示:

    ★ Fire Strike分數(shù):7365

    ★ 顯卡分數(shù):7940

    ★ 物理分數(shù):28044

    ★ 綜合分數(shù):2781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Fire Strike Extreme,如圖所示:

    ★ Fire Strike Extreme分數(shù):3820

    ★ 顯卡分數(shù):3848

    ★ 物理分數(shù):27720

    ★ 綜合分數(shù):1628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Fire Strike Ultra,如圖所示:

    ★ Fire Strike Ultra分數(shù):2168

    ★ 顯卡分數(shù):2082

    ★ 物理分數(shù):27310

    ★ 綜合分數(shù):1048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Time Spy,如圖所示:

    ★ Time Spy分數(shù):3194

    ★ 顯卡分數(shù):2845

    ★ CPU分數(shù):10532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Time Spy Extreme,如圖所示:

    ★ Time Spy Extreme分數(shù):1516

    ★ 顯卡分數(shù):1345

    ★ CPU分數(shù):5453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Wild Life,如圖所示:

    ★ Wild Life分數(shù):16761

    ★ 顯卡分數(shù):16761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Wild Life Extreme,如圖所示:

    ★ Wild Life Extreme分數(shù):5052

    ★ 顯卡分數(shù):5052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Port Royal,如圖所示:

    ★ Port Royal分數(shù):1682

    ★ 顯卡分數(shù):1682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Speed Way,如圖所示:

    ★ Speed Way分數(shù):451

    ★ 顯卡分數(shù):451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Solar Bay,如圖所示:

    ★ Solar Bay分數(shù):12615

    ★ 顯卡分數(shù):12615

    ★ Solar Bay 第一章節(jié)幀數(shù):50.41 FPS

    ★ Solar Bay 第二章節(jié)幀數(shù):47.97 FPS

    ★ Solar Bay 第三章節(jié)幀數(shù):45.32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AMD FSR功能測試,如圖所示:

    ★ 4K分辨率(3840×2160),質量模式:Quality,F(xiàn)SR 2關閉幀數(shù):4.10 FPS,F(xiàn)SR 2開啟幀數(shù):8.67 FPS,性能差異:111.5%。

    ★ 2K分辨率(2560×1440),質量模式:Quality,F(xiàn)SR 2關閉幀數(shù):9.58 FPS,F(xiàn)SR 2開啟幀數(shù):18.29 FPS,性能差異:90.9%。

    ★ FHD分辨率(1920×1080),質量模式:Quality,F(xiàn)SR 2關閉幀數(shù):16.95 FPS,F(xiàn)SR 2開啟幀數(shù):30.22 FPS,性能差異:78.3%。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采樣器反饋功能測試,如圖所示:

    ★ 采樣器反饋關閉幀數(shù):65.97 FPS,采樣器反饋開啟幀數(shù):72.93 FPS,差異:10.5%。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網(wǎng)格著色器功能測試,如圖所示:

    ★ 網(wǎng)格著色器關閉幀數(shù):59.87 FPS,網(wǎng)格著色器開啟幀數(shù):85.27 FPS,差異:42.4%。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Direct X光線追蹤功能測試,如圖所示:

    ★ 平均幀率:4.37 FPS。

    ? 游戲測試

    也許有人想知道零刻SER 7搭載了最強核顯“RDNA 3”架構的Radeon 780M Graphics的圖形性能(GPU)性能如何呢?這里我用了一臺優(yōu)派4K(3840×2160)分辨率顯示器的顯示器來測測看。

    ??【地平線4】

    在【地平線4】中,啟用4K(3840×2160)分辨率后,實際游戲穩(wěn)定幀數(shù)(畫面更新率達成):39 FPS!

    在【地平線4】中,啟用FHD(1920×1080)分辨率后,實際游戲穩(wěn)定幀數(shù)(畫面更新率達成):60 FPS!

    ??【地平線5】

    在【地平線5】中,啟用4K(3840×2160)分辨率后,實際性能測試有效幀數(shù):35 FPS!

    在【地平線5】中,啟用FHD(1920×1080)分辨率后,實際性能測試有效幀數(shù):60 FPS!


    以上【地平線5】游戲都是在4K(3840×2160)分辨率下游玩截圖,如果追求畫質不介意幀數(shù)實測可以玩,如果追求流暢度還是建議在FHD(1920×1080)分辨率下游玩吧。

    ?? CS:GO


    在4K(3840×2160)分辨率下以默認設置可以玩【CS:GO】,但是流暢度一般。如果只是玩人機比賽那都沒有問題,要是跟玩家比賽還是建議在FHD(1920×1080)分辨率下游玩吧。


    以上【CS:GO】游戲都是在4K(3840×2160)分辨率下游玩截圖,當然這肯定是在玩人機比賽,休閑玩家就當看場地探險了。

    ? 總結

    ??零刻SER 7這應該算是零刻旗下迷你機產品中顏值最高的產品吧(我個人認為的)。精益求精的做工和用料已經不輸蘋果Mac mini,而且在這個小體積下的硬件性能和產品的性價比都是可以稱得上是完美均衡。

    ? 希望后續(xù)零刻國行能像Intel NUC、華碩NUC一樣在對圖形化BIOS UI界面(UEFI)做本土化適配,建議取取經學習借鑒一下。因為對于絕大部分用戶而言全英文BIOS界面會增加上手的復雜性,所以相信大部分用戶也會因為看不懂英文而放棄設置(高性能模式啟用)。

    以上就是本次四海我測試下來的個人評測體驗,感謝觀看。

    65W“滿血”7840HS:可能是全網(wǎng)唯一能看到深度評測的零刻SER7!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網(wǎng)友評論
    潼关县| 江油市| 西贡区| 珲春市| 绿春县| 临邑县| 修文县| 樟树市| 石林| 麦盖提县| 安福县| 海兴县| 夏邑县| 加查县| 克拉玛依市| 金沙县| 涪陵区| 郁南县| 平定县| 大方县| 宁城县| 三江| 昌图县| 汽车| 大同市| 林周县| 陕西省| 巴里| 弥勒县| 通许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东光县| 永清县| 康平县| 治多县| 昌吉市| 拉萨市| 渭源县| 乐安县| 元江|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