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是全球知名的硬盤、磁盤及讀寫磁頭制造商,在之前的機械硬盤中市場占有率非常高。而在固態(tài)硬盤領域,希捷同樣表現(xiàn)出色,其產(chǎn)品以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稱,主要面向高端市場?;谙=莸钠放菩抛u,我今天分享的是剛剛入手的希捷酷魚530和520,一個當成新電腦的C盤,一個用來裝3A游戲。其實購買大品牌固態(tài)硬盤圖的就是放心,我也購買過國產(chǎn)多塊硬盤,當然用途基本上就是用來裝下載的游戲。雙十二需要擴容、裝機的小伙伴,可以看過來嘍。
那啥,包裝無需多言,希捷酷魚530和520的包裝都是一樣的,主色嫩綠的外包裝十分的養(yǎng)眼,和酷玩的那種炫酷的風格完全不同。兩款包裝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右上角的讀寫標識:530讀寫在7400MB/s,而520為5000MB/s,其實固態(tài)普及這么多年了,實際使用上來說5000MB/s足夠了,如今PCIe5固態(tài)硬盤雖然說可以讀寫破10000MB/s,但是普及起來困難重重,一是價格貴,而是需要的主板也不便宜,變相提升了使用成本。
希捷酷魚530和520固態(tài)硬盤的正面銘牌為白底黑字,比較隨和??嵬娴氖呛诘准t字,給人的感覺就是張揚,哈哈!正面印有產(chǎn)品的條形碼、各種協(xié)議執(zhí)行標準、希捷logo、產(chǎn)品型號容量等內容。
兩款固態(tài)硬盤為單面設計,對于安裝環(huán)境的支持非常友好,像什么移動硬盤盒、PS5、NAS、筆記本、游戲掌機、迷你主機等都沒有安裝壓力。
530和520均為無緩方案,不過它支持主機內存緩沖(HMB)技術,該技術能將部分主機內存當作自己的內存來使用,就算沒有DRAM緩存也有高性能體驗。其實SLC Cache(緩存)對于TLC而言其實影響不是很大,即便是出緩,硬盤也可以保持較高的寫入速度完成拷貝,這就是很多用戶愿意選擇TLC而非QLC的原因。
揭開外部保護貼紙,內部構造顯露無遺,閃存芯片上的標識——IA7HG96AZA(酷魚520)和T27HGASA1V(酷魚530)。經(jīng)查證,此標識指向鎂光(Micron)的3D NAND閃存。主控芯片,則是由群聯(lián)電子(Phison)打造的PS5021(酷魚520)系列和PS5027系列(酷魚530)。這款主控采用了臺積電(TSMC)引以為傲的12納米先進半導體工藝,完美融合了低功耗與高性能的雙重優(yōu)勢。能夠有效控制能耗,減少發(fā)熱量,從而延長了SSD的使用壽命,并為用戶帶來了更加穩(wěn)定、持久的存儲體驗。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Ultra 7 265K
主板:微星 MPG Z890 EDGE TI WIFI (MS-7E19)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SUPER ( 12 GB / 索泰 )
內存:32 GB ( DDR5 5600MHz 16GB x 2 )
微星MPG Z890 EDGE TI WIFI刀鋒鈦主板,一款專為極致性能打造的ATX板型杰作,這款主板采用了高端的8層純白色服務器級PCB,美觀且大方。在CPU供電方面,其雙8Pin設計的CPU輔助供電系統(tǒng),巧妙地布局于主板右上角,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線纜管理體驗。而豪華的16+1+1+1相數(shù)字供電系統(tǒng),每相最大電流高達90A,更是為英特爾酷睿等高性能處理器提供了充足的電力支持。
主板配備了5條M.2插槽,均支持免工具安裝。其中首條PCIe 5.0 X4插槽直連CPU,傳輸速度更快,而其余4條則為PCIe 4.0 X4插槽,經(jīng)南橋芯片組連接。主板底部還設有8Pin PCIe供電接口,為50系顯卡提供了額外的電力支持,確保其在高負載狀態(tài)下的穩(wěn)定運行。
內存方面,這款主板同樣表現(xiàn)出色。它配備了4條DDR5插槽,支持CUDIMM內存,最大容量可達256GB雙通道,OC頻率更是高達9200+ MT/s。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實現(xiàn)如此高頻的超頻表現(xiàn),優(yōu)質的內存條是必不可少的。
在擴展性方面,它設有3條PCI插槽,其中首條為PCIe 5.0 X16插槽,配備了鋼鐵裝甲、CPU直連及顯卡快拆設計,。而其余兩條插槽則分別為PCIe 4.0 X1和全長PCIe 4.0 X4插槽,均經(jīng)過南橋芯片組。
來看看這兩款硬盤的容量如何:酷魚530為953G,酷魚520為1.85T,通常擁有這樣的容量就可以認定為滿容。
通過軟件CrystalDiskInfo顯示希捷酷魚530和520固態(tài)硬盤的詳細信息,均支持支持NVMe2.0協(xié)議及S.M.A.R.T,TRIM,VolatileWirteCache等。
530待機溫度為24度;
520待機溫度為28度;
其中酷魚520只有5.7W功,以及多種低功耗模式,可以更好幫助延長硬盤的使用壽命,降低運行溫度。
這里測試使用的是intel平臺,主要是手里沒有AMD的,由于AMD與intel在PCIe MPS(Maximum Payload Size)傳輸大小上的限制存在差異,這通常導致AMD在順序讀寫速度上相較于intel表現(xiàn)得更好。簡單說就像今天酷魚530的7400MB/s讀取速度,在AMD平臺上完全可以跑滿,但是在intel平臺上也只能到7000MB/s多一點點。
通過CrystalDiskMark軟件對希捷酷魚530和520進行多容量讀取寫入速度測試。
酷魚530;1G:讀取7052MB/s,寫入6040MB/s;8G:讀取7057MB/s,寫入6257MB/s。
酷魚520;1G:讀取5003MB/s,寫入4267MB/s;8G:讀取5046MB/s,寫入4327MB/s。
通過TxBENCH軟件對希捷酷魚530和520固態(tài)硬盤進行讀寫速度測試。
酷魚530;讀取6920MB/s,寫入6357MB/s。
酷魚520:讀取5025MB/s,寫入4484MB/s。
通常,我們需要拷貝的數(shù)據(jù)多為零散而非單一大文件。這些數(shù)據(jù)讀寫時具有隨機性,無法預測順序??截愡@類文件時,SSD處理的是小而分散、隨機性強的數(shù)據(jù)。若SSD的隨機讀寫能力不佳,其速度會大幅下降。
在Windows系統(tǒng)中,文件最小占用為4KB,因此隨機性能常與4K性能相關。
對于小而分散、隨機性強的數(shù)據(jù),雖可用MB/s表示速度,但不夠精確。所以,行業(yè)常用IOPS(每秒輸入輸出操作次數(shù))作為量化SSD隨機性能的指標。
IOPS數(shù)值越高,SSD響應越快,能更快完成數(shù)據(jù)尋址,同時處理更多文件的讀寫。
在處理大量分散的細碎文件時,SSD能同時讀寫更多文件的特性,更能體現(xiàn)其實際性能。
酷魚530 iops;1G:16MB 讀取342.51,寫入336.04;
酷魚520 iops;1G:16MB 讀取241.48,寫入244.40;
這幾年我也測試過多款固態(tài)硬盤的iops性能,可以負責任的說酷魚530 iops性能非常的優(yōu)秀,在同級別硬盤中名列前茅。而酷魚520雖然稍微遜色一點,不過定位在這里放著,有著接近530的iops水平值得稱贊。
接下來使用HD Tune Pro對希捷酷魚530和520進行緩存的測試。
200G混合數(shù)據(jù)容量,酷魚530在50G左右就開始掉速了,當然日常使用一次性寫入50G也足夠了。不過讓我意外的是酷魚520的200G數(shù)據(jù)寫完都沒有掉速,其表現(xiàn)比大哥530還要優(yōu)秀,哈哈!
使用的主板的散熱模組,希捷酷魚530通過TxBENCH滿載讀寫,最高溫度41度。
同樣使用的主板的散熱模組,希捷酷魚520通過TxBENCH滿載讀寫,最高溫度46度。
不得不說有了散熱裝甲的加持,可以完全滿足硬盤高速讀寫時候的發(fā)熱量,很好的保護硬盤。
使用4.3G容量視頻文件進行寫入測試,來看看整體性能如何?
酷魚530,用時0.9秒,實際傳輸速度為5060MB/s。
酷魚520,用時1.1秒,實際傳輸速度為3998MB/s。
《最終幻想14》 6.0 benchmark,除了圖形分數(shù)之外它還可以給出游戲場景加載耗時,從而為評估固態(tài)硬盤的游戲性能帶來方便。使用方法就是直接把游戲benchmark放到相應的硬盤中,然后直接點擊啟動測試程序即可。
酷魚530:其加載時間為6.788秒。
酷魚520:其加載時間為7.237秒。
兩款固態(tài)硬盤的差距還是可以看出來的,相差0.5秒左右。當然即便是使用酷魚520加載游戲也毫無壓力。
希捷酷魚530和520這兩款固態(tài)硬盤都值得肯定,成熟的主控,優(yōu)秀的美光顆粒,讓著兩款硬盤擁有了強大的整體性能。無論是作為系統(tǒng)盤提升開機及軟件加載速度,還是作為擴容盤增加存儲空間,都是明智之選。價格方面,酷魚530的1TB版本僅需399元,而酷魚520的1TB版本也僅需379多元,2TB的版本相差也不大。對了讓人安心的是,希捷酷魚支持個人送保服務,為用戶提供了額外的保障。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考慮,當然奔著能省則省的原裝,酷魚520更有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