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開始已經從國企出來開始在線上幫姐夫賣他的新會陳皮,目前基本上是視頻與文章同時進行,所以工作效率還是非常重要的,個人感覺雙顯示器已成為提升效率與沉浸體驗的 “剛需裝備”。近期,老易入手了 AMZFAST 25X1 顯示器,并以雙屏方案深度體驗了兩周,這款定價 499 元的 “電競級性價比神機”,我將從硬件素質、雙屏適配、場景實測、性價比分析等維度展開給大家聊聊,為有雙屏組建計劃的朋友們提供參考。
不同于傳統(tǒng)電競屏張揚的RGB燈效,25X1的極簡設計深得我心。三面微邊框讓我的雙屏組合無縫銜接,配合24.5英寸黃金尺寸,在1.2米辦公桌上既不會喧賓奪主,又能保證多窗口協(xié)作時看得清每個設計圖層。
AMZFAST 25X1 采用 24.5 英寸 IPS 面板,窄邊框設計(左右及上邊框約 5mm,下邊框約 15mm),單屏尺寸為 564.6×331.3×59.6mm(不含支架),重量約 3.5kg,機身厚度控制適中,兩臺并置時屏幕間距可壓縮至 10mm 以內,視覺上接近無縫拼接,適合追求整潔桌面的雙屏用戶。
機身背面采用磨砂質感塑料材質,中央印有 AMZFAST 品牌 LOGO。
接口區(qū)域位于底部偏左位置,包括 HDMI 2.1×2、 DP1.4×1、音頻輸出(3.5mm)×1 及 DC 電源接口。特別點贊HDMI+DP雙接口配置,其接口配置比同價位競品多出一個 HDMI 接口,讓我同時連接MacBook和游戲主機無需反復插拔。
遺憾的是,25X1 并未配備升降旋轉支架,僅支持 ±15° 俯仰調節(jié)。對于單屏用戶而言,這可能是個小缺點,但在雙屏場景中,反而成為 “優(yōu)勢”—— 統(tǒng)一的固定角度避免了兩臺顯示器因支架調節(jié)不一致導致的視覺傾斜,我自己使用的是第三方通用懸臂支架,可以實現高度、旋轉的靈活調整,成本80元,整體預算仍低于同配置帶升降支架的競品,偶爾將其旋轉過來刷下視頻還是很爽的。
作為雙屏組合的核心,兩塊屏幕的色彩一致性至關重要。實測 25X1 的 DCI-P3 色域覆蓋達 95%(CIE 1976 面積比),sRGB 色域覆蓋 98.9%,ΔE 值≤2(出廠逐臺校色),無論是修圖時的色彩還原,還是視頻剪輯時的色域匹配,雙屏顯示均無明顯色差。對比同價位競品,AOC 24G10E 的 DCI-P3 僅 92%,SANC N50Pro5 增強版為 RGB 99%(非 DCI-P3),25X1 的廣色域優(yōu)勢在雙屏內容創(chuàng)作中尤為突出。
亮度方面,25X1 標稱 400nit,實測中心亮度 412nit,均勻性表現優(yōu)異(屏幕四邊與中心亮度差≤5%),HDR400 認證使其在播放 HDR 視頻或游戲時,暗部細節(jié)與高光表現優(yōu)于同價位多數僅支持 HDR10 的機型(如 AOC 24G10E 亮度僅 300nit,HDR10 效果有限)。雙屏模式下,兩臺顯示器亮度同步調節(jié),避免了 “一明一暗” 的視覺割裂感。
200Hz 原生刷新率是 25X1 的核心賣點之一,盡管雙屏辦公場景對刷新率要求不如電競游戲苛刻,但高刷帶來的鼠標移動順滑感、窗口拖動流暢度提升顯著。實測在 Windows 11 系統(tǒng)下,雙屏同時運行 Excel 表格滑動、網頁滾動、視頻播放等多任務時,畫面延遲感幾乎為零,對比 60Hz 顯示器,效率提升肉眼可見。
IPS 面板的響應時間為 5ms(GTG),雖不及 TN 面板的 1ms,但通過 OD 加速模式(Overdrive)可優(yōu)化至 3ms 左右,游戲場景中幾乎無拖影現象。我在雙屏游玩《英雄聯盟》《CS:GO》時,主屏用于游戲畫面,副屏顯示直播或攻略,200Hz 高刷確保了主屏操作的跟手性,副屏內容同步無卡頓,多線程娛樂體驗拉滿。
雙屏用戶往往需要長時間面對屏幕,25X1 的硬件低藍光技術(通過德國萊茵認證)相比軟件防藍光,在過濾 415-455nm 有害藍光的同時,避免了畫面偏黃的問題,實測色溫保持在 6500K 標準值,長時間辦公眼睛不易疲勞。此外,顯示器支持 DC 調光,無 PWM 頻閃,進一步提升了用眼舒適度。
功耗方面,單屏待機功耗<0.5W,正常工作功耗約 25W,雙屏合計約 50W,低于同尺寸 2K 分辨率顯示器的 60-70W 功耗,長期使用更省電。
現在大家都在使用AI來輔助寫作,將雙屏設置為 “擴展模式”,主屏顯示 Word 文檔或 Excel 表格,副屏同步打開參考文獻、網頁資料或聊天窗口,無需頻繁切換窗口。24.5 英寸的單屏寬度(約 54cm)在 1080p 分辨率下,每行可顯示約 80 個字符,雙屏橫向排列相當于 160 個字符的 “超寬視野”,處理長表格或代碼時無需左右滾動,效率提升 30% 以上。
由于經常需要做陳皮的電商詳情頁面,而陳皮從外表就能看到他的品質與真實性,所以我雙屏的色彩一致性要求極高。在 Photoshop 中同時打開主副屏,進行圖片調色與細節(jié)對比,25X1 的 ΔE≤2 表現出色,膚色過渡自然,明暗部層次分明。視頻剪輯時,主屏用于時間軸編輯,副屏實時預覽輸出效果,DCI-P3 廣色域確保了素材在不同屏幕上的色彩還原一致,避免了因色域差異導致的 “監(jiān)看屏與導出視頻有色差” 問題。
主屏連接游戲主機或 PC,開啟 200Hz 高刷模式,體驗《賽博朋克 2077》《黑神話:悟空》等 3A大作時,畫面流暢度媲美專業(yè)電競顯示器;副屏通過 HDMI 連接筆記本或手機,實時觀看直播、攻略或與隊友語音溝通,雙屏分工明確,避免了 alt+tab 切換的卡頓。HDR400 在游戲高光場景(如爆炸特效、光影對比)中表現突出,暗部細節(jié)清晰可見,配合硬件低藍光,通宵游戲眼睛也不易疲勞。
將雙屏縱向排列(需第三方支架),主屏播放電影,副屏顯示彈幕或影評,打造 “沉浸式觀影 + 互動” 體驗。25X1 的 400nit 亮度在黑暗環(huán)境中表現優(yōu)異,黑色純度(原生對比度 1000:1)雖不及 VA 面板,但 IPS 的 178° 廣視角確保了雙屏不同角度觀看時無色彩失真,適合多人共享場景。
實測通過 HDMI 2.1 接口連接兩臺 25X1,主機(RTX 3060 顯卡)可輕松驅動雙屏 200Hz 輸出;若使用 DP 1.4 接口,單接口即可支持單屏 200Hz,另一屏通過 HDMI 連接,兼容性良好。筆記本用戶(如 MacBook Pro)通過雷電3 轉 HDMI/DP 適配器,同樣能實現雙屏擴展,適配主流設備無壓力。
核心優(yōu)勢解析:
1. 色域與亮度碾壓:25X1 的 95% DCI-P3與 400nit 亮度,在同價位中唯一同時滿足廣色域與高亮度需求,尤其適合設計、影音用戶。
2. 售后碾壓:7天無理由退貨,15天可換貨,雙屏用戶可同時測試兩臺顯示器的品控,降低 “單屏合格、另一屏有瑕疵” 的退換風險。
3. 接口優(yōu)勢:多出一個 HDMI 接口,雙屏連接更便捷,無需額外購買分線器。
以雙屏預算計算,兩臺 25X1 總價 848 元,對比同配置競品雙屏(如兩臺 AOC 24G10E 需 1098 元),直接節(jié)省 200 元,且色彩、亮度、售后均占優(yōu)。對于預算有限的學生黨、職場新人,25X1 用 “電競級配置 + 專業(yè)級色彩” 打破了 “雙屏必貴” 的傳統(tǒng)認知,堪稱 “性價比破局者”。
可能有用戶對 AMZFAST 品牌較為陌生,但背后的彩迅集團(Elitelux Technologies)實力不容小覷:成立于 1997 年,專注顯示領域 27 年,自有深圳、匈牙利、埃及等 5 大生產基地,連續(xù)多年入選 “中國十大彩電出口商”,2025 年榮獲 “顯示器創(chuàng)新獎”,產品出口 60 多個國家。其 “卷完海外再卷本土” 的策略,與一加手機類似,依托成熟的供應鏈與研發(fā)體系,將海外市場驗證的高品質產品以更低價格回饋國內用戶。
售后方面,7天無理由退貨,15天換貨政策不僅是 “試錯兜底”,更是品牌對品控的自信 —— 據官方數據,25X1 的不良率低于 0.3%,遠低于行業(yè)平均 1% 的水平。結合 3 年質保(部分競品僅 1 年),用戶無需擔憂雙屏長期使用的穩(wěn)定性。
如果你是以下人群,AMZFAST 25X1 堪稱 “量身定制”:
● 辦公剛需黨:需要雙屏提升多任務效率,追求色彩準確與護眼體驗,預算敏感。
● 入門電競玩家:想組建雙屏游戲 + 直播組合,200Hz 高刷與 HDR400 滿足基礎電競需求,424元單價降低雙屏門檻。
● 內容創(chuàng)作者:依賴雙屏進行設計、剪輯,95% DCI-P3 色域與出廠校色確保色彩一致性,性價比遠超同配置專業(yè)顯示器。
當然,它也并非完美:固定支架需搭配第三方配件,適合愿意輕度改造桌面的用戶;24.5 英寸 1080p 分辨率在近距離觀看時(<50cm)偶見像素點,建議雙屏間距保持 60cm 以上。但在 424元價位,這些 “缺點” 完全被核心優(yōu)勢覆蓋 —— 它用扎實的硬件、越級的配置、顛覆性的價格,重新定義了 “入門級雙屏顯示器” 的標準。
如果你正計劃組建雙屏,卻在 “性能” 與 “預算” 間猶豫不決,AMZFAST 25X1 給出了最優(yōu)解:499 元,讓效率與娛樂同步 “高光”,雙屏體驗不再是高端玩家的專屬。7天無理由退換政策更讓選擇零風險 —— 不妨下單兩臺,親自感受雙屏帶來的質變升級,畢竟,試過才知道,性價比的天花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