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Dior,之前我組裝了一臺ITX的主機(jī),由于主板是X570,是開放了PCIE4.0通道的主板,所以這次我特地弄了一塊PCIE4.0的固態(tài),希捷的 酷玩FireCuda,來看看PCIE4.0的固態(tài)速度到底有多快,那么廢話不多說,我們開箱吧
包裝其實挺好看的,由于希捷機(jī)械硬盤都是酷字輩,固態(tài)也不例外,屬于酷玩系列,我感覺叫酷龍更貼切一點,右下角標(biāo)注了是PCIE4*4的固態(tài),當(dāng)然0202年了,固態(tài)得往1個T的容量往上了
背面是希捷酷玩FireCuda 520的一些數(shù)據(jù),沒錯,這塊盤是我從隔壁土豪家搶來了,畢竟和ROG的主板是官配
打開包裝.里面就是固態(tài)本體和一本多語言說明書
固態(tài)背面,上面印著一些數(shù)據(jù)
先把正面的貼紙撕開,我們可以看到顆粒是凱俠的TABBG65AWV(原東芝后改名凱俠)是市場上最常見的256GB 4通道3D TLC NAND顆粒,19nm制程、96層BiCS4技術(shù)制造,固態(tài)的主控是群聯(lián)的E16
背面同樣有兩顆凱俠的TABBG65AWV,一共四顆組成1T的容量,正反兩面都有海力士的512M緩存,組成了1G的緩存容量
OK下面我們來上機(jī)跑一跑軟件,看看效果怎么樣 ,當(dāng)然先說一下測試平臺
CPU:AMD R5 3600
主板:玩家國度(ROG)STRIX X570-I GAMING
顯卡:AREZ-STRIX-RXVEGA56-O8G-GAMING
固態(tài)使用在玩家國度(ROG)STRIX X570-I GAMING 的主板里,放在ROG眼睛下面,這個眼睛就是一塊散熱片,另外這里有一個風(fēng)扇進(jìn)行芯片和固態(tài)的散熱,散熱效果我們后面再看
首先我們拿CrystalDiskinfo查看信息,由于是從隔壁土豪家搶的,肯定有使用次數(shù),但也只是通電次數(shù)47小時,美滋滋
先看一下AS SSD Benchmark的跑分1G和10G的順序讀寫都在4100MB/s和3900MB/s左右,官方宣傳為讀5000MB/s,寫4400MB/s,實際考慮到使用的平臺,這樣是沒問題的,而PCIE3.0一般都只在2000MB/s-3000MB/s左右,這就是PCIE4.0的優(yōu)勢了
看一下TxBENCH的跑分,TxBENCH的分?jǐn)?shù)更接近于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FireCuda 520順序讀取速度為4783.867MB/s,順序?qū)懭胨俣?297.849MB/s,4K讀取速度為60.456MB/s,寫入速度為230.852MB/s。
ATTO Disk Benchmarks測試,對各個大小的文件進(jìn)行測試,速度比PCIE3.0要快上不少
HD Tune測試一下這塊硬盤的SLC Cache容量多少,我直接拉到100G,發(fā)現(xiàn)完全不掉速,不管我測幾遍,都是這樣的結(jié)果
我跑測試時同時在看著這塊硬盤的溫度,由于ROG X570-I的散熱非常不錯,專門有風(fēng)扇對其進(jìn)行散熱,所以溫度只有39度
由于希捷酷玩FireCuda是一款PCIE4.0固態(tài),所以給我?guī)淼捏w驗是非常不錯的,我相信對后期的視頻制作剪輯渲染都能帶來一定的幫助,并且在跑分測試中,我們也看到了這塊固態(tài)是要比一般的PCIE3.0快上快一半的速度的,并且也使用了凱俠的顆粒,主控上也使用了比較高端的E16,我覺得如果確實想體驗PCIE4.0,并且長期使用的話,感受肯定是要比PCIE3.0要強(qiáng)的,所以如果有需要的話,建議可以入手一塊,并且如果你玩3A游戲的話,載入還是要比PCIE3.0要快的
那么本次評測到此結(jié)束,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