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適合夏天的耳機,應該長什么樣?
我腦子里最先浮現的,是便利店冰柜里那瓶還帶著霧氣的蘇打水:外殼透明,氣泡翻騰,一口下去,涼意順著喉嚨直通耳膜。拆開快遞盒,水月雨「太空漫游2」就給了我這種錯覺——充電倉的薄荷綠像把莫吉托凍成了冰塊,取出耳機時則像兩顆剛從冰格里落下的方糖,帶著一點“咔噠”的脆響,落進掌心。
夏天討厭黏膩,而透明外殼恰好把“清爽”寫在了明面上:沒有指紋的時候,它像一塊干凈的浮冰;即使沾了指紋,也像是冰塊上留下了指溫,提醒你它確實被握在手里。這種視覺降溫,讓 32℃ 的室溫也自動下調兩度。
今天我們這篇體驗就從“夏天”開始,聊聊這副 149 元的耳機,到底夠不夠格陪你度過一整個蟬鳴季節(jié)。
水月雨這個名字,早年在HiFi圈里像是個“技術宅的秘密基地”——調音偏執(zhí)、參數狂魔、設計天馬行空。直到「太空漫游」系列橫空出世,把“高性價比”和“科幻感”這兩張牌打成了王炸,約50萬臺的銷量讓這個小眾品牌突然成了“百元價位卷王”。
但銷量越大,質疑越多:149元真能做出“無損音質+降噪”?如今二代會不會只是換殼?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走近這款「太空漫游2」。
順便說一句,以前我拿到一款新耳機,是仔細琢磨透徹了,再才去佩戴使用,應用于各種場景。而這次與以往不同,我是一拿到就迫不及待地戴上了,去哪兒都帶著,因為,這個外觀設計我實在是太愛了!一秒鐘都不愿放下。
還是先說說開箱
外包裝依舊是水月雨標志性的“太空快遞”風格——綠白撞色像星艦補給箱,背面看板娘的二次元立繪。當時我還沒拆開,理工男同事就直呼“二次元老婆”,看來是很對他的味。
配件很實誠:三副耳塞、C口充電線、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一個不少,甚至貼心附了張“佩戴示意卡”(對,就是怕你左右耳戴反)。
充電倉是這次最戳我的設計。黑綠透明殼像《流浪地球》里的休眠艙,耳機豎插在兩側,像兩枚待命的發(fā)射火箭。磁吸力度適中,倒扣不會掉,但一開單手滑出時有點“卡住”——可能是新機的阻尼感,熟練以后就會好得多。
耳機本體低調得多,純黑磨砂柄+橢圓音腔,遠看像AirPods的“叛逆表弟”,棱角更加分明。耳機握柄處的一道道線條涂裝讓耳機更有立體感,握柄末端的金屬網格,像極了飛船的散熱柵格。
首先我們來一張圖,看看對于1代的提升
再來談談我的感受。
● 單元:13mm鍍鈹振膜動圈(一代是鍍鈦),官方說高頻延伸更好。實際聽感里,鈹的“金屬味”沒想象中冷硬,反而多了點蓬松感。
● 藍牙:如果我沒記錯,是從上次的“小藥丸”起,水月雨家藍牙就升級到了6.0版本,不僅是連接更快更穩(wěn),還支持雙設備同時連接 —— 手機聽歌時,電腦來電可直接切換接聽,平板追劇時切回手機也毫無卡頓,多設備用戶體驗大幅提升。從倉里取出耳機,手機自動秒連,才不過一眨眼的功夫。
● 續(xù)航:7+24小時,不是7*24小時哦。是指的單次使用7小時,配合充電倉可達到24小時。
● 降噪:單前饋式ANC,沒有“耳壓感”的窒息感,但公交發(fā)動機的轟隆聲只能削掉七成,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秒天秒地,但是在一百多元的這個價位實屬優(yōu)秀水平。
另外說個小槽點,透明倉雖酷,但是頂部沒有蓋子,有點容易進灰;另一個就是怕耳機容易掉出來(雖然我還沒有掉出過,但就是擔心)
單耳4g的重量,比之前常見的7g耳機輕了近一半。淺入耳設計拯救了耳道敏感星人,我第一次使用就連續(xù)戴了3小時,只覺得耳廓微脹,而沒有“不能忍受”。
耳塞玄學:對于我來說,默認的這個尺寸就剛好,可能大多數人也是這樣吧。水月雨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不像某品牌,小一號略松會漏低頻,大一號耳塞會有明顯脹耳感。
左右耳都有L/R標識,字跡清晰,但字體有藝術感。但是,有人第一次戴仍然弄反了,還大言不慚:“我就不信,所有人第一次都能戴對嗎?”還有沒有反了的?請在評論區(qū)告訴我
調音風格:水月雨這次沒有“秀肌肉式”的暴力解析,而是走“耐聽流”。
● 低頻:王若琳的《NOW》里,齒音控制得不錯,鼓聲低沉有彈性,歌手鼻音細節(jié)像磨砂玻璃后的暖。王若琳獨特有腔調的嗓音,整首歌曲充滿了韻味。
● 中頻:聽陳奕迅《最佳損友》時,背景樂和歌手的聲音巧妙融合,歌手如娓娓道來的敘述,在「太空漫游2」演繹下顯得十分自然,歌手的吐字清晰,鏗鏘有力,在不轟頭但下潛夠深;開APP的“低頻+”模式后,電音瞬間多了股“夜店味”,不過人聲會被蓋過。
● 高頻:《你吻了這件小事》中,歌手的聲音干凈且明朗,搭配有節(jié)奏的鋼琴和貝斯的,將戀愛初期的甜蜜朦朧演繹得十分自然,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美好。
● 最絕的還是《加州旅館》中的表現,前奏一響,瞬間現場。中間各種樂器成次分明,聲場開闊,耳機的解析出色。尤其是可以清晰地聽到觀眾的熱烈歡呼、掌聲雷動,由中音到高音過渡自然,無毛刺,就像給耳朵做了一次按摩。
硬件層面,13mm 鍍鈹球頂振膜帶來了更大動態(tài)和更低失真,官方數據顯示其總諧波失真(THD)低于 0.05%,這也是百元級耳機中罕見的 HiFi 級表現 —— 聽小提琴泛音時的‘空氣感’、鼓點下潛的‘彈性’,都源于此。
通過水月雨研發(fā)部門聲學組團隊的協(xié)作努力,借助先進的聲學儀器和專業(yè)調校,依托優(yōu)秀的動圈單元和進一步升級的軟硬件架構,「太空漫游2」的非線性失真達到了相當優(yōu)秀的水平,繼承了水月雨品牌一如既往音質苛求的音質表現。
APP可玩性:在線DSP像“調音版樂高”,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定義EQ,也可以直接套用社區(qū)大佬們的成品,大大降低了試錯成本。坐享其成豈不美哉?
降噪方面,不僅延續(xù)了 1 代的單前饋式寬頻 ANC,更新增內置 NPU 內核的硬件級 AI 通話降噪。 在地鐵、商場等嘈雜環(huán)境中,能精準過濾背景噪音,讓人聲拾取更清晰,對比傳統(tǒng) ENC 算法優(yōu)勢明顯。
實測開啟一鍵降噪后,中頻密度、高頻延伸與關閉時幾乎無差異,真正做到了官方宣稱的‘0 損傷’,這也是其區(qū)別于傳統(tǒng)雙前饋式降噪耳機的核心優(yōu)勢。
APP內還有大量“二次元老婆”壁紙,喜歡自己隨意下載保存
● 哦對了,續(xù)航實測AAC模式下50%音量,通勤3天還剩60%電量,每天累計使用大約4小時,反正一周一充不是問題。
● 另外,它還有一個專屬的透明磁吸保護殼,套在充電倉外不僅能防刮,還能解決透明外殼易積灰,避免沾染沾指紋,細節(jié)貼心。
我們再來多角度欣賞一下它的透明磁吸保護殼
這款耳機上市定價249元,現在下單領券立減100,所以149元即可到手。那么它適合哪些人群呢?以下人群非常值得考慮:
● 預算卡在200元內的學生黨、通勤族,想要“音質+降噪”五五開;
● 對APP調音感興趣,喜歡折騰EQ的“參數黨”;
● 耳道敏感,受不了“入耳式深插”的物理攻擊。
尤其適合需要在手機、電腦、平板間頻繁切換的辦公族 / 學生黨,雙設備連接功能讓切換絲滑無卡頓。
當然,再好的產品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個人認為,以下人群慎入
● 追求“圖書館級”降噪的考研黨;
● 無線充電剛需用戶(透明倉的C口在底部,桌面充電略反人類);
● 顏值黨里“白色控”(目前只有黑綠/白橙,淺色不耐臟)。
最后引用《星際穿越》的臺詞:“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149元的「太空漫游2」當然不是音頻的終點,但它像一艘“新手村飛船”,讓你在預算有限時,也能先飛出大氣層看看宇宙的輪廓。至于要不要繼續(xù)升級“曲速引擎”——那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