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為吹雪主板的顏值淪陷,裝機小吹雪、大吹雪都用過,搭配白色海景房機箱,著實好看,雪武戰(zhàn)姬的絕美形象也吸引了大批二次元裝機用戶,不過雪武戰(zhàn)姬還有另一面——RO姬。
目前流行的說法是雪武戰(zhàn)姬屬于RO姬的SE7EN形態(tài),一白一黑,展現(xiàn)的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點是華碩不久前新推出的AMD平臺主板ROG STRIX X870-H GAMING WIFI7S。
因為采用耀眼的紅黑配色,加上醒目的RO姬形象,所以這款主板也被稱為RO姬X870-H,顏值在線,配置旗艦,對于傾向AMD又喜歡二次元風格的玩家來說屬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豪華堆料,精致外觀又美又強
閑話不多說,直接從外包裝開始,對大家的“夢中情板”進行一個全面的開個箱。RO姬X870-H主板外包裝采用的也是紅黑拼色,正面有一個超大的RO姬形象,看著很颯,左上角ROG小眼睛是很多人做夢都想擁有的。包裝盒背面則是主板的圖片和主要參數(shù)規(guī)格介紹,方便快速了解。
除了使用說明、保修卡外還有Wi-Fi天線、硬盤連接線、散熱貼等配件,其實一般情況下有些配件用不到,不過有總比沒有好。
此外還有一個非??蓯鄣腝版RO姬掛件,可以掛鑰匙扣或者背包上。
配件展示結(jié)束,接下來本尊出場。作為旗艦主板,RO姬X870-H這質(zhì)感看上去就挺高級,主板整體以黑色為基地,然后用紅色紋飾點綴,VRM及M.2散熱裝甲都有RO姬圖案,CPU頂蓋還有一個Q版形象,搭配主板的結(jié)構(gòu)造型,感覺立馬就上來了。
主板背面可以看到各類元件的排列布局非常復雜,受結(jié)構(gòu)限制,背面不太好做太多裝飾性的東西,不過依舊可以看到背板上有一個灰白的RO姬形象,看著有些高冷,和正面是兩種不同的觀感。
主板采用的是標準ATX規(guī)格,基于X870芯片組打造,8層PCB設計,材質(zhì)用料上還是很扎實的,畢竟是旗艦板,不能跌份。
供電上也相當豪華,采用ProCool II高強度供電接口和16+2+1相配置,包含16相的CPU核心供電,2相核顯供電和1相Aux供電。CPU核心與顯存供電均使用MPS MP86670,是內(nèi)置功率MOSFET和柵極驅(qū)動的單片半橋芯片,單顆最高輸出電流80A。主控芯片為定制的ASP2206,Aux供電采用單顆Alpha and Omega的DrMOS,單顆最高輸出電流80A。
主板配備四條DDR5內(nèi)存插槽,支持AMD EXPO,最高可支持雙通道DDR58000+的內(nèi)存,單槽最大64GB,總量可達256GB。插槽采用經(jīng)典的單邊卡扣式設計,拆卸都很方便,而且還特別進行了加固設計,可以更好地防止插槽彎曲變形,延長使用壽命。
對于主板來說,散熱裝甲好看是次要的,好用才是最重要的,RO姬X870-H不僅好看還好用。VRM散熱裝甲面積大且厚實,南橋和M.2槽位均配備了獨立的散熱裝甲,M.2散熱裝甲下面還覆蓋了一層散熱貼,考慮得相當周全。
M.2插槽一共有4個,2個支持PCIe 5.0,2個是PCIe 4.0,從散熱裝甲到固定卡扣全部采用免螺絲設計,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快捷裝卸。另外還提供了兩個SATA 6Gbps接口。
配備兩條PCIe×16插槽,主插槽支持PCIe 5.0×16帶寬,并配備了金屬加強裝甲,搭配高端顯卡不用擔心帶寬不夠限制性能。
主顯卡插槽采用省力快拆設計,需要拆卸顯卡按一下后端的紅色按鈕即可輕松取出。這種設計感覺還是蠻有必要的,畢竟顯卡插口很脆弱,常規(guī)的插槽拆卸力度控制不好就容易報廢。
主板I/O面板可以看到各種接口排列有序,具體來說包含了2個USB4(40Gbps)Type-C接口、1個USB 10Gbps Type-C接口、3個USB 10Gbps Type-A接口、6個USB 5Gbps Type-A接口和2個USB 2.0接口。
另外還提供了Wi-Fi7天線插口、2.5G網(wǎng)口、音頻麥克風插口、1個1HDMI2.1接口、1個DisplayPort 1.4接口,BIOS FlashBack也很實用,不需要借助CPU、顯卡等硬件就能完成更新。
從硬件配置來看,RO姬X870-H對內(nèi)存、CPU、顯卡、固態(tài)硬盤的支持在性能上均屬于當下一流水平,做工質(zhì)感也極佳,而且提供了豐富的拓展接口,可以滿足各種外設及數(shù)據(jù)傳輸需求,確實沒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更成熟的BIOS,更智能的體驗
如果說硬件配置決定了主板性能的上限,那BIOS的功能設計則直接影響使用體驗的下限,這也是為什么大家都優(yōu)先選擇主流品牌的主板。就拿RO姬X870-H來說,擔心各種接口太多,裝機不清晰?在BIOS便捷儀表盤中全部標了出來,還可以按功能區(qū)進行篩選,新手裝機也能快速上手。
BIOS界面同樣具備濃厚的RO姬風格,與整個主板的外觀相呼應。剛進入BIOS顯示的是精簡模式,可以查看各種硬件狀態(tài),選擇開啟EXPO模式等,頂部還能切換語言、一鍵AI超頻、設置神光同步、啟用CPU訪問顯存加速等。
Q-Fan控制可對每個風扇進行單獨配置,實現(xiàn)針對性調(diào)節(jié)。
精簡模式提供的功能選項可以滿足日常使用,如果要進行更加精細化的設置激發(fā)硬件性能的話還可以進入高級模式。在高級模式中,右側(cè)提供了CPU體質(zhì)及散熱性能的預測,我使用的R5 9600X預測SP值116,散熱器是zalman思民的阿爾法ALPHA2 A36水冷,預測性能160pts。
需要注意的是高級模式下提供的功能更多,類目更加細致,建議先具備一定基礎再進行設置,因為不熟悉的情況下進行盲目設置輕則壓縮性能重則損毀硬件,都不是什么好事,而且RO姬X870-H整體素質(zhì)擺在這里不管是選擇R5 9600X中端入門U還是R7 9800X 3D這種高端游戲U,都可以保證性能的穩(wěn)定發(fā)揮。
如果不熟悉的話直接開啟內(nèi)存EXPO或者華碩主板自帶的AI超頻即可。EXPO模式建議優(yōu)先考慮EXPO Tweaked,這是華碩主板在AMD EXPO技術基礎上新增的優(yōu)化模式,可根據(jù)主板內(nèi)置的一些參數(shù)進一步優(yōu)化小參,在AI Tweaker下面的Ai Overclock Tuner中即可切換。
如果開啟EXPO帶來的高性能還是無法滿足,對于具備一定基礎的玩家來說,還可以繼續(xù)手動超頻內(nèi)存,只要內(nèi)存條能滿足要求,RO姬X870-H超到8000+MT/s不是夢。再次提醒,超頻有風險,須謹慎操作。
在BIOS中開啟PBO也是提升性能的不錯方法,所謂PBO即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中文可理解為精準頻率提升,是AMD為銳龍?zhí)幚砥鏖_發(fā)的自動超頻技術,旨在在安全范圍內(nèi)提升CPU性能,RO姬X870-H主板默認PBO為自動狀態(tài),相較于內(nèi)存超頻要簡單不少,也可以找到對應的教程。
RO姬X870-H的BIOS還支持功能搜索,如果想進行某項設置又找不到路徑,直接搜索一下就行,可用關鍵詞模糊搜索,比如我要解鎖105W功耗墻,直接搜105就能出現(xiàn)。
華碩高端主板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具備完善的BIOS功能頁面可滿足資深玩家對極限性能的探索,同時還支持強大的AI功能實現(xiàn)緩存加速、智能超頻、智能散熱、智能網(wǎng)絡、內(nèi)存優(yōu)化等,即便是新手小白,也可以獲得出色的性能體驗。
上機實測,值得期待的性能表現(xiàn)
接下來進入實測環(huán)節(jié),本次裝機使用的主要硬件如下。
CPU使用的是6核心12線程的R5 9600X,相較于9950X、9800X 3D等型號在性能上確實沒啥優(yōu)勢,不過是現(xiàn)成的就直接拿來用了,而且即便是這種相對普通的CPU,在不同主板上表現(xiàn)的性能也是有差異的,我對RO姬X870-H有絕對的信心。
機箱使用的是Zalman思民Z10 DS側(cè)透中塔式機箱,兼容ATX、MATX、ITX多種規(guī)格主板,配備了豐富的接口,自帶1個ARGB風扇和2個無光風扇,最多支持11個風扇,硬盤拓展空間也很大,內(nèi)部配有束線裝置和控制器,整體設計還是挺實用的。
最酷的是機箱前面板可以切換格柵和顯示屏兩種形態(tài),顯示屏是一塊15.6英寸的高清大屏,可以用來提升氛圍感或者作為副屏提升效率,搭配ROG官方的動態(tài)壁紙,這感覺超炫。
前面也說了,在提升硬件性能這塊,RO姬X870-H提供的選擇還是挺多的,所以就先看下CPU-Z的測試。下圖左邊是默認狀態(tài),單處理器得分849.6,多處理器得分6216.2,在BIOS設置PBO優(yōu)化后,單處理器得分提升到878.5,多處理器得分6670.2,提升幅度分別為3.4%、6.8%。
CinebenchR23測試,默認設置下CPU單核得分2137,多核得分15559,優(yōu)化后單核得分2224,多核得分17480,分別提升4.07%、12.35%。
CinebenchR24測試,默認設置下CPU單核得分129,多核得分877,優(yōu)化后單核得分136,多核得分980,分別提升5.43%、11.74。
魯大師跑分,默認設置下CPU得分786786,整機得分1912684,優(yōu)化設置之后CPU得分上漲至813288,整機得分上漲至1939186,分別提升3.4%、1.3%。
V-Ray測試,默認設置下CPU得分17140,GPU(核顯)得分723,優(yōu)化設置之后CPU得分19215,GPU(核顯)得分858,分別提升12.11%、18.67%。
NeroScore跑分,默認設置下總分為6731,CPU分數(shù)為3186;優(yōu)化設置后總分為7397,CPU分數(shù)為3703,分別提升10.19%、15.94%。隨著CPU性能的提升,B580顯卡的得分也有所上漲。
Corona 10 Benchmark測試,默認設置下得分為5,250,472,優(yōu)化設置后得分為5,960,135,提升13.52%。
3DMark測試,首先是CPU Profile項目,默認設置下單線程得分1251,最大線程得分7986,優(yōu)化之后單線程得分1292,最大線程得分8102,分別提升3.28%、1.45%。
默認設置下,Time Spy Extreme、Time Spy、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得分情況如下,這幾項測試可以相對客觀地反映出CPU和顯卡的真實性能。
優(yōu)化設置之后,可以看到各項測試結(jié)果都有提升。不過由于3DMark的測試結(jié)果直接由顯卡性能決定,所以整體上變化不大,但是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的CPU分數(shù)分別上漲了10.56%、9.51%,漲幅還是挺大的。
本次測試內(nèi)存使用的是金百達白刃DDR5 6800MHz 48GB,在默頻狀態(tài)下,讀取速度為51906MB/s,寫入速度63067MB/s,拷貝速度47917MB/s,延遲96.5ns,開啟EXPO Tweaked后讀取速度為65409MB/s,寫入速度為91195MB/s,拷貝速度為62008MB/s,延遲降到68.7ns。因為D5內(nèi)存延遲本身就很高,所以僅開EXPO就能有這么大的提升是相當不錯的。
顯卡使用的是藍戟B580 Photon 12G OC,采用英特爾Xe2架構(gòu),擁有20個Xe核心,核心頻率高達2850MHz,配12GB GDDR6顯存,位寬192bit,顯存速率19Gbps,帶寬456GB/s,配備1個HDMI 2.1接口和3個DisplayPort 2.1接口,支持UHBR10和UHBR13.5速率。
作為一款2000元級的顯卡,跟A卡和N卡的高端型號肯定沒有可比性,不過從實際表現(xiàn)來看,感覺Intel進步確實還蠻大,穩(wěn)定性和游戲幀數(shù)都超出預料,在實際使用中也可以通過intel Graphics Software進一步提升性能表現(xiàn)。
使用《黑神話·悟空》性能測試工具測試,在4K畫質(zhì)下,平均幀率可達70,最低61,最高80;2K畫質(zhì)下,平均幀率有99,最低84,最高115。
《刺客信條:英靈殿》4K畫質(zhì)下平均幀率70,最低25,最高135;2K畫質(zhì)下平均幀率109,最低54,最高147。
《古墓麗影:暗影》4K畫質(zhì)下平均幀率105,2K畫質(zhì)下平均幀率可達165。
綜合以上測試來看,ROG X870-H不愧是旗艦主板,即便搭配相對一般的顯卡和CPU,也可以帶來出色的性能體驗,在穩(wěn)定性這塊確實沒得說,畢竟16+2+1相供電加上80A DrMOS的配置確實還是挺豪華的,應對更高規(guī)格的CPU也不在話下。
此外,主板的接口不僅配置高數(shù)量也多,具備極大的拓展空間,尤其是PCIe插槽,對高規(guī)格顯卡和固態(tài)硬盤的支持完全能夠滿足未來數(shù)年的迭代趨勢,可以靈活更換。
外觀上雖然走的是黑色向,但在融入大量RO姬元素之后并不顯得單調(diào),反而更具特色,做工質(zhì)感也相當在線,搭配其他RO姬主題的硬件,可以組裝一臺超級帶感的主機,非常適合二次元玩家和重度游戲玩家,日常售價2799元,預算滿足的話非常值得考慮。
上一篇
零刻Mate mini更換散熱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