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
1. 設計簡約耐看,做工優(yōu)秀;
2. 聲音飽滿,解析出色,結像清晰立體;
3. 低頻量感十足,在游戲和電影中有不錯的氛圍感;
4. 接口豐富,輸入方式多樣;
5. 遙控器功能較多,可玩性高;
6. 售價便宜,性價比高。
不足:
1. 較低音量播放時聽感欠佳;
2. 三頻不夠均衡,中頻略有凹陷;
3. 藍牙2.1+EDR,不支持AAC和AptX;
4. 僅支持32GB及以下容量的U盤。
隨著人們對家庭影音體驗要求的不斷提升,主流電視機屏幕的平均尺寸越來越大,電視音箱產品也越來越受到青睞。不過,僅少數(shù)對聲音有極致追求的用戶會購買5.1聲道或7.1聲道的家庭影院組合,更多的消費者會傾向于購買不需要預埋線纜的回音壁產品。然而,即使是在回音壁這一細分市場也是魚龍混雜。從售價僅279元的飛利浦HTL1000,到售價超30,000元的創(chuàng)新X-Fi Sonic Carrier,各種產品可謂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Stage是創(chuàng)新于2019年推出的一款新的入門級2.1聲道回音壁組合,也是創(chuàng)新旗下最低端的回音壁產品。因為標配了同價位產品中比較少見的落地式低音炮,其觀影的音效得到了比較明顯的提升。那么它究竟值不值得普通消費者購買呢,小JU希望這篇測評能夠幫助你們找到答案。
包裝及配件
小JU拿到的是歐版的Stage。國行版的包裝盒應該差別也不大,只是可能多了幾個中文。包裝盒的正面寫明了“Under-Monitor Soundbar”,可見Stage主要是作為電腦的音箱進行售賣,但是回音壁這種形式又通常搭配電視機組成家庭影院,因此這應該是一款跨界產品。
官方的渲染圖也說明了它是一款跨界產品。關于包裝盒設計小JU就不贅述了,很大一個,大家看圖就行。
除了產品主體之外,還有一系列的配件,包括:遙控器*1,AUX音頻線*1,說明書*1,掛墻套件*1。
外觀設計及做工
Stage是一套回音壁組合,由兩部分組成:條形回音壁+落地式低音炮。
由于定性為電腦音箱,Stage條形回音壁的尺寸僅為550 x 78 x 70 mm,比大多數(shù)普通的電視回音壁都要短不少。即使有依靠創(chuàng)新一貫的簡約設計加持,在搭配小JU家里65英寸的電視時仍舊有比較強的違和感。
不過搭配臺式電腦就比較合適,回音壁的長度幾乎和23.6寸的顯示器的寬度一樣,放在顯示屏下面有很強的整體性。
回音壁外殼采用了高光的鋼琴烤漆工藝,看起來有一絲高檔,但是長期使用過程中,若經常性地擦拭灰塵,表面會有被刮花的風險。不過小JU使用了三個星期后,還沒有出現(xiàn)劃痕,因此也不需要過于擔心。
回音壁的正前方有兩個全頻揚聲器,分別負責左右聲道的聲音輸出。中間有一塊LED顯示屏,主要用于顯示播放模式和檔位,但因為顯示屏尺寸很小,僅能顯示兩個字母或者數(shù)字,揚聲器和顯示屏都被外層的金屬網(wǎng)保護了起來。
小JU本想吐槽一下把LED屏置于金屬網(wǎng)之下的這種設計,但是實測可以輕易看清上面顯示的字母或者數(shù)字,并不影響使用體驗。
“Creative”的Logo被安排在條形回音壁正前方的左側,也算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回音壁的背面有多種音頻輸入的接口,包括Optical光纖音頻接口*1,3.5mm AUX接口*1,HDMI接口*1。
此外,機身的背面還有兩個壁掛孔,用戶可以使用標配的壁掛套件將回音壁掛到墻上。
機身有三顆按鍵,包括:開機/待機鍵、音量+和音量-按鍵,都被安排在了回音壁的右側邊,開機/待機鍵還可以用來切換音頻輸入模式。按鍵的旁邊還有一個USB2.0接口,可以用于播放U盤中的音頻文件,也可以為其它數(shù)碼設備充電。值得一提的是,Stage僅支持讀取容量小于等于32GB,且格式為FAT32的U盤。
回音壁的底部有四個橡膠支腳,可以較為有效地降低Stage和桌面之間的共振。
標配的低音炮看起來比較“瘦高”,更像是一臺輕薄的PC主機。其外殼采用的啞光工藝可以較好地防止在長期使用中產生刮痕。機身的正面靠底部地位置是一個功率高達40W的低音單元,而側面則有一個很大的被動低音振膜。
“Creative”的Logo被安排在了正面靠頂部的位置,與回音壁上Logo的尺寸一樣。
低音炮沒有獨立的電源插頭,其底部固定線纜的另一頭可以連接到回音壁,進行電能和音頻的傳輸。
Stage整套系統(tǒng)的做工可以算是中規(guī)中矩,整機外殼沒有明顯的開模線,細節(jié)處也沒有任何的毛刺,但是整體的質感和諸如Sonos Playbase或者創(chuàng)新自家的Katana等更高端的回音壁產品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的。
系統(tǒng)搭建
Stage的系統(tǒng)搭建相當容易,僅需兩步:1)將低音炮上固定線纜的圓形插頭插入回音壁上的對應孔位,2)將回音壁連接電源。
連接前端
Stage系統(tǒng)連接電源后,便可以獨立播放U盤中的音頻文件。如果作為電視回音壁或者電腦音箱的話,用戶可以通過Optical,或HDMI,或AUX線將Stage與電視或者電腦相連接。
Stage出廠標配藍牙2.1+EDR(藍牙增強速率),支持SBC解碼。對于一款發(fā)布于2019年的音箱產品,沒有采用藍牙4.2或者5.0,且既不支持aptX,又不支持AAC著實是挺讓人失望的。不過,實測藍牙連接手機播放音樂的音質雖然遠不如有線連接,但也沒有小JU最初腦補的那么差。
控制
Stage回音壁的按鍵較少,僅能支持開機/待機、輸入模式切換和音量操控,用戶需要通過遙控器來進行包括切換EQ模式、調整低頻/高頻量感、藍牙配對、切換曲目(藍牙或USB播放時)等更為復雜的控制。音量可以支持35級(1→35)的調節(jié),通常情況下,15級以上聲音就已經比較大了,25級便可以填滿一個40平米的客廳。
幾種輸入模式并沒有默認優(yōu)先級的排序。如果回音壁選擇了藍牙(BT)輸入模式,那么即使通過光纖或AUX音頻線連接到電視,播放內容時回音壁也是不會發(fā)出聲音的,需要手動切換到OP或AU輸入才行。
遙控器上有一些預設的EQ模式可供選擇,包括音樂模式、影院模式、音樂會模式、游戲模式,以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用戶還可以通過調節(jié)高頻、低頻的量感(各11級調節(jié),-5→5)來找到適合自己聽感的音色。
聲音表現(xiàn)
Stage整套系統(tǒng)輸出功率高達160W,音量比起JBL CINEMA STV105(50W)、飛利浦HTL2000(50W)、小米回音壁(28W)在內的大多千元內的回音壁要強不少,可以輕松地填滿臥室或者普通的客廳??偣β瘦敵龅拇蟛糠质莵碜杂诘鸵襞?,回音壁的揚聲器單元的功率為20W*2,不適合過大的客廳。
音質方面,Stage的聲音比較飽滿,也有清晰立體的結像,總體聽感在同價位產品中算是表現(xiàn)不錯的。但是它三頻的輸出卻并不是很均衡,呈兩頭大,中間小的V字形。
低頻
眾所周知,大多數(shù)條形回音壁因為無法裝載較大的低音單元,所以低頻輸出會比較欠缺。音響廠商們通常采用的解決方案就是將回音壁與低音炮搭配,組成2.1聲道。雖然Stage低音炮相對比較輕薄,但是其輸出的低頻量感卻很足,在觀看電影和玩游戲時能營造出不錯的氛圍感。不過,Stage低頻的質和量并不完全成正比,主要表現(xiàn)在下潛不夠深,解析和方向感也比較欠缺,在播放類似Cardi B的”Money”這一類突出低頻的音樂時會給人比較糊,比較轟的感覺。
中頻
創(chuàng)新Stage的中頻有較為明顯的凹陷。盡管整個頻段都有不錯的解析,但是可以感受到中低頻部分有較多細節(jié)被更加猛烈的低頻所吞噬。還有就是人聲聽起來有一絲干澀,齒音也比理想的聽感稍微偏多了一點。
高頻
盡管沒有獨立的高音單元,但是Stage的高頻表現(xiàn)卻并不差,給小JU的感覺是清晰、明亮、通透,而且還有相當不錯的爆發(fā)力,不過高頻同樣存在干澀的問題,而且愈往高的頻段這種干澀就會愈發(fā)明顯。鋼琴、吉他的聲音都伴隨著清晰的回彈和自然的共振,更高頻段的小提琴、長笛、三角鐵的聲音能輕易從整個編制中穿透出來,不過偶爾聽起來會多了一絲尖銳,不算特別悅耳。
聲場
受限于回音壁的尺寸和兩個主揚聲器的距離,Stage橫向聲場并不是很寬,無法和高端的電視音箱相提并論。但是其在縱向聲場上卻有較為理想的深度,而且整個聲場的形狀也比較完整。不過,Stage在作為電腦回音壁使用時會有更出色的立體聲效果。當人離得越遠,左右聲道的分離就越模糊。
盡管有一些明顯缺陷,創(chuàng)新Stage的總體音質仍舊是超出了小JU的預期。雖然這種V-shape的聲音表現(xiàn)會更適合于電影和游戲,但是對于非音質控的用戶而言,聽音樂也已經足夠。需要注意的是,Stage需要在相對較高的音量下才能獲得滿意的聽感,如果極低音量播放,聲音聽起來會比較單薄,層次感也會被極大的削弱。
對比一:SONOS Playbase
因為在裝修的時候沒有預埋音頻線,所以小JU家里沒法使用5.1或者7.1聲道的組合音箱,內置10個揚聲器單元的SONOS Playbase則成為了相對比較理想的替代方案。
剛從SONOS Playbase換到創(chuàng)新Stage時,小JU感受到的聽感落差是極其明顯的。在觀看8月22日的《中國好聲音》時,中間兩次更換音頻輸出設備(均采用Optical光纖線連接到電視),小JU最直觀的感覺就是Playbase在播放人聲時的清晰度比Stage好非常多,樂器的分離、定位也更加明顯。
分別用兩個音箱播放《全球風暴》的前三分鐘,可以感受到Playbase的整個聲場比Stage大了一圈,聲音更加開闊,各種聲音的定位也更加明確,風暴出來時的聲音更能讓人感覺到是在頭頂上方。小女孩旁白的聲音在Playbase上要更加的清脆,在Stage上則有些渾濁(以上視頻中的音頻是SONY A6000相機直接錄制,保真度有限,僅供參考)。后來小JU又重新嘗試了把EQ預設從“影院模式”改成“游戲模式“或者“音樂模式”后,在播放電影時聽感會更好一些,而且人聲的清晰度能有較大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Playbase沒有搭配低音炮,低頻量感的輸出確實要比Stage要少一些,但是在力度、彈性和下潛方面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考慮到兩款產品的售價差,這樣的對比結果也是在情理之中。
對比二:小米回音壁
內置8個發(fā)聲單元的小米回音壁也是入門級電視音箱中性價比較高的一款。用電視搭配兩款音箱觀看《血戰(zhàn)鋼鋸嶺》,可以明顯感受到創(chuàng)新Stage聲場結構也要比小米回音壁完整,層次感和定位也要更加清楚。電影戰(zhàn)斗場面時的槍聲、炮聲、吶喊聲、號角聲被Stage還原得更加真實準確,而用小米回音壁時聽起來總覺得有些亂。由于低音炮的加入,Stage的低頻量感優(yōu)勢明顯,氛圍感比起小米回音壁要好很多。再加上輸出功率上的絕對優(yōu)勢(160W:28W),Stage能發(fā)出的音量也要大得多,吊打小米回音壁是沒有任何困難的。
對比三:哈曼卡頓Aura
用創(chuàng)新Stage和哈曼卡頓Aura(均通過AUX線連接)分別播放Sam Smith ft. Normani – Dancing with a Stranger,可以明顯地感受到Stage的音量要大很多,差不多是Aura的兩倍。Stage聲音的解析也要略好于Aura,而且整個聲場要更大一些,樂器的分離和定位更加明確。不過,Aura的中頻沒有像Stage那樣明顯凹陷,人聲的呈現(xiàn)要更加的自然悅耳。
總結
創(chuàng)新Stage音箱在中國大陸的銷售價為699元,定位中低端。其做工優(yōu)良,并提供了豐富的接口和輸入方式,以及超越價格的聲音??缃绲男螒B(tài)設計也讓它在電腦音箱和電視音箱兩個細分市場都有一定的競爭力。不管你是要購買一套2.1聲道的電腦音箱,還是電視回音壁組合,創(chuàng)新Stage都是1000元范圍內很值得考慮的選擇。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