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小尾巴”老用戶,最近又剁手了開博爾DA5——現(xiàn)在小尾巴音質都不錯(只要不遇到那種聽兩分鐘就發(fā)燙的貨色),一開始想找個“用著不折騰”的家伙,看到官方宣傳的實體按鍵,愣住了,我就想到小尾巴進化到今年肯定會出多枚實體按鍵的,開博爾率先實現(xiàn)了。用了一周,我敢說:這可能是我用過“最懂用戶”的小尾巴。
那些年,小尾巴的“操作痛”
以前用其他小尾巴,最煩的不是音質,是“操作割裂”,因為切歌得掏手機點通知欄,手機通知欄還可能因為指紋解鎖啥的安排不到,還要進一步進入音樂播放界面,地鐵人擠人的時候單手抓扶手,就別想著切歌了;
另外,DA5還擁有強大的驚喜實體鍵——一鍵推開高增益!這在之前可是專業(yè)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才有的功能啊,不愧是做HiFi臺機廠家,直接給到了,別的小尾巴要是換個大耳機,調增益得進APP菜單,這個實體鍵十分給力;
另外,別的小尾巴暫停音樂得解鎖手機按暫停,DA5直接按P鍵就好。最常用的是P鍵:短按暫停/播放,雙擊下一曲、三擊上一曲,比手機操作方便太多。實體按鍵,可以讓手機揣兜里,把“控制感”還給大拇指——玩了大概四五條小尾巴了,直到DA5出現(xiàn),我才發(fā)現(xiàn):好的小尾巴,應該讓你忘記“操作”,只專注“聽歌”。
其次是增益撥桿,以前換耳機得進APP調參數(shù),現(xiàn)在插大耳時滑片一推,高增益狀態(tài)普通大耳的低頻下潛和動態(tài)響應,和手上老款不帶高增益的小尾巴直推判若云泥。
至于音量加減鍵?說實話,手機本身有實體音量鍵,DA5的音量鍵反而成了“備用”——但關鍵時候,單手盲調的安全感,比手機操作強太多。額,另外,據(jù)我所知,好多別的小尾巴,機身上的實體按鍵,竟然一般都是音量加減鍵,這,明明就是最雞肋的啊,不過DA5的音量鍵不算雞肋了,畢竟可以整合起來順手地操控。
即插即用:流媒體與本地,一個都不落下
DA5的“全能”,還藏在“不挑軟件”里。不管用蘋果音樂、網(wǎng)易云,還是本地播放器,插上線秒接管,無需額外設置。實測用海貝音樂播DSD文件,硬解流暢不卡頓;用AppleMusic聽會員音質,人聲結像和樂器分離度,比手機直推提升明顯。
最驚喜的是兼容性:退役的老款iPhone插Lightning轉C線(官配)秒變“音樂機”,也能通過普通USB出Type-C直接PC端連DA5接大耳,簡單易用——一臺DA5,盤活了我所有老設備。
對比千元播放器:“功能平替”實錘
以前覺得,千元便攜播放器才有“專業(yè)感”,但DA5徹底打破了這認知:雙CS43198芯片+130dB信噪比,推大耳的動態(tài)和細節(jié),比我?guī)啄昵坝玫拇蠓╖X300A還好些;實體按鍵的操作效率,也有著接近的水準。
299,一臺強大的便攜數(shù)播解碼耳放,外加一條豪華的純銀音頻線,對比千元播放器,個人認為性價比會更高(但不排除某些國產(chǎn)神磚橫空出世哈),DA5的玩法,算是把“用戶習慣”刻進了設計里,非常超值的一款小尾巴,現(xiàn)在,直接用舊蘋果手機專門用來裝音樂,和DA5合體了,睡前聽歌和通勤聽歌都有在用。相當推薦!